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嗎?
考生須知:2020年5月份的心理咨詢師考試因疫情延遲到8月份進行(點擊查看通知詳情),考生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心理咨詢師新的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
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有沒有停下來想一想:為什么我要做這件事呢?
實驗心理學家培特·約翰森表示:很可能,你并不了解自己的動機。
第一個實驗:選照片
約翰森邀請了一些實驗者,在他手里的兩張照片中間,選擇更喜歡的那張。事實上,約翰森每只手都拿了AB兩張照片,如果實驗者說他更喜歡A,他就把B遞給對方,讓對方說出喜歡這張的理由。
結果,超過八成的人都沒意識到自己選擇的照片被換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還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比如一位男生選擇了女生A的照片,約翰森把女生B的照片遞給他,這位男生對著照片解釋說,我喜歡女生B是因為她看起來很有活力,耳環也很漂亮。然而,他真正選擇的女生A,根本沒有戴耳環。
第二個實驗:問卷調查
在美國總統大選前,約翰遜做了一系列問卷調查,詢問人們支持哪個黨派,以及對于關鍵社會議題的態度。當調查對象填問卷的時候,測試者也偷偷地用完全相反的答案填一份新的問卷,然后以檢查答案為借口,換掉對方的答題紙。接下來,測試者詢問調查對象,你每個題目為什么會這樣回答。
根據最終的結果,有10%的人完全改變了自己的政治立場;接近20%的人從堅定的政治立場變成了不確定。這個比例看起來似乎不大,但是如果應用到真實世界的總統選舉中,恐怕會對投票結果造成很大的影響。
從這一系列的實驗中,可以得出哪些結論呢
第一, 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清楚明白自己的每個決定,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通過觀察事實然后自我合理化;
第二,我們應該注意所有和“為什么”有關的問題。大部分時候,人們對于一件事情的態度是很模糊的。當你問他:“你為什么還在做這份工作?”請注意,很可能在你提問之前,他對于這件事情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你的提問才讓他第一次做出了價值判斷;
第三,樂觀一點看,這系列實驗說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沒有那么固執己見,我們的決策很容易被外部因素影響。也就是說,如果你能讓反對者看到你的觀點,并且認真思考你的動機,很有可能,對方會理解和接受你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其實我們并不了解自己本身。我們不需要告訴自己做人需要始終如一,改變主意沒什么大不了。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免費下載”按鈕進入題庫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和女兒吵架,溝通困難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女性,18歲,大專學生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MMPI-2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測驗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同學跳樓自殺自己焦慮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擔心自己患上心臟病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母親去世痛苦2021-05-09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覺得老師和自己過不去2021-05-08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乘電梯恐懼2021-05-06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情緒低落,經常失眠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