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考點預習零售商圈的確定


【摘要】2018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即將開始,環球網校為幫助大家備考特分享了“201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考點預習零售商圈的確定”供大家預習備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資料敬請關注環球經濟師考試頻道!
相關推薦:201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考點預習匯總
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命題點:零售商圈的確定
(一)零售商圈概述(次重點)
1、零售商圈的概念(熟悉)
零售商圈:是指零售店以其所在地點為中心,沿著一定的方向和距離擴展,吸引顧客的輻射范圍
2、零售商圈的層次(熟悉)
|
小型店鋪 |
大型店鋪 |
顧客所占比例 |
核心商圈 |
0.8km內,步行10min內 |
5km內,來店20min內 |
55%-70% |
次級商圈 |
1.5km內,步行20min內 |
8km內,來店40min內 |
15%-25% |
邊際商圈 |
1.5km外,步行20min以上 |
8km外,來店40min以上 |
10% |
3、影響商圈形成的因素(理解熟悉有哪些因素)
(1)商店規模
(2)經營商品的種類
(3)商店的經營水平和信譽
(4)促銷策略
(5)家庭與人口因素
(6)競爭對手的位置
(7)交通地理條件
【例題:單選】商圈可以細分為3個不同的層次,其中核心商圈( )。
A. 顧客占90%
B. 顧客占55~70%
C. 顧客占15~25%
D. 顧客占10%
【答案】B
【解析】參考零售商圈的層次。核心商圈的顧客占55-70%,故選B。
【例題:多選】影響商圈形成的因素包括( )。
A. 商店規模
B. 商店的信譽
C. 供應商的位置
D. 交通地理條件
E. 供貨渠道的選擇
【答案】ABD
【解析】影響商圈形成的因素包括:商店規模、經營商品的種類、商店的經營水平和信譽、促銷策略、家庭與人口因素、競爭對手的位置、交通地理條件,故選ABD。
(二)確定零售商圈的理論(重點,注意案例分析)
1、雷利的零售引力法則(掌握計算)
◆ 公式:Dab=d/(1+) & Dba=d/(1+)
A城市的商圈邊界=A、B城市之間的距離/(1+)
B城市的商圈邊界=A、B城市之間的距離/(1+)
【例題:單選】設A、B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為40km,其中,A城市的人口為9百萬人,B城市的人口為1百萬人,那么根據雷利法則的計算公式,A城市的商圈邊界為( )千米。
A. 40
B. 30
C. 10
D. 20
【答案】B
【解析】根據公式分別計算如下:
(1)A城市的商圈邊界:Dab=d/(1+)=40/(1+)=40/(1+)=30(千米)
(2)B城市的商圈邊界:Dba=d/(1+)=40/(1+)=40/(1+3)=10(千米)
由此可知,A城市的商圈邊界為30千米,故選B。
2、赫夫模型(熟悉計算)
◆ 公式:
式中:λ——消費者對時間距離或空間距離的敏感性參數
商店的吸引力——一般用“營業面積”來計算
【例題:單選】某消費者所在地點i地有A、B、C三家從事手機銷售的手機銷售點,消費者到這三家手機銷售店的營業面積如下表,假設消費者對距離的敏感系數λ=1,則消費者到A手機銷售店購買手機的概率為( )。
銷售店 |
距離(米) |
營業面積(平方米) |
A |
2000 |
3000 |
B |
3000 |
6000 |
C |
5000 |
9000 |
B. 0.377
C. 0.283
D. 0.340
【答案】C
【解析】根據赫夫模型公式,計算如下:
消費者到A手機銷售店購買手機的概率=≈0.283,故選C。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本文環球網校小編集中整理“201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考點預習零售商圈的確定”供大家參考。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摘要】2018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即將開始,環球網校為幫助大家備考特分享了“201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考點預習零售商圈的確定”供大家預習備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資料敬請關注環球經濟師考試頻道!
相關推薦:201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考點預習匯總
3、零售飽和理論(掌握計算及應用)
◆ 公式:IRS=(C×RE)/RF
某地區零售飽和指數=(某地區某類商品的潛在顧客數×某地區每一顧客平均購買額)/某地區經營同類商品的店鋪營業面積
◆ 零售飽和理論的選址原則:零售飽和指數較高的地區
*注意:零售飽和指數越大,意味著店鋪的商圈范圍就越大,也就意味著零售經營機會和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零售飽和指數較高的市場中選址,將能獲得較高的利潤,但零售飽和指數低的地區,也不一定沒有發展潛力
【例題:單選】某零售商計劃從三個備選地區中,選擇一個合適的地區來開設一家零售店,每個地區購買某類商品的潛在購買者,每一顧客平均購買額、經營同類商品的店鋪營業總面積等信息如下表所示,則根據零售飽和理論,適宜選擇的地區是( )。
項目 |
A地區 |
B地區 |
C地區 |
潛在顧客數(人) |
80 000 |
60 000 |
40 000 |
每一顧客平均購買額(元) |
100 |
120 |
150 |
經營同類商品的店鋪營業總面積(m2) |
25 000 |
20 000 |
15 000 |
B. A地區
C. B地區
D. C地區
【答案】D
【解析】根據分別公式計算如下:
A地區:IRS=(C×RE)/RF=(80000×100)/25000=320
B地區:IRS=(C×RE)/RF=(60000×120)/20000=360
C地區:IRS=(C×RE)/RF=(40000×150)/15000=400
由此可知,C地區的零售飽和指數(400)最大,故D選項正確。
4、購買力指數(掌握計算)
(1)購買力指數(BPI)由三個要素組成:人口數量、有效購買收入、商品零售額
(2)購買力指數計算公式
BPI=0.2×某商圈購買人口占區域人口的比重+0.3×某商圈零售額占區域零售額的比重+0.5×某商圈的有效收入占區域有效收入的比重
* 注意:購買力指數與市場潛力、市場容量呈同方向變動,與造成同業損害的可能性呈反方向變動
【例題:單選】某區域內有A、B、C、D四個商圈,每個商圈的有效收入、零售額以及人口數據見下表,則市場潛力最大的商圈是( )。
商圈 |
個人有效收入(萬元) |
零售額(萬元) |
人口數(萬人) |
A |
52 000 |
20 000 |
26 |
B |
156 800 |
104 000 |
84 |
C |
95 000 |
54 000 |
57 |
D |
68 200 |
42 000 |
33 |
區域 |
372 000 |
220 000 |
200 |
A. A區域
B. B區域
C. C區域
D. D區域
【答案】B
【解析】根據購買力指數的公式,計算四個商圈的購買力指數如下:
A商圈=0.2×26/200+0.3×20000/220000+0.5×52000/372000≈0.026+0.027+0.070=0.123
B商圈=0.2×84/200+0.3×104000/220000+0.5×156800/372000≈0.084+0.142+0.211=0.437
C商圈=0.2×57/200+0.3×54000/220000+0.5×95000/372000≈0.057+0.074+0.128=0.259
D商圈=0.2×33/200+0.3×42000/220000+0.5×68200/372000≈0.033+0.057+0.092=0.182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可知B商圈的購買力指數(0.437)最大,則該商圈的市場潛力最大,故選B。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本文環球網校小編集中整理“201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商業考點預習零售商圈的確定”供大家參考。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