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計稅方法及稅收優惠政策


【摘要】環球網校為方便會計從業人員了解會計行業,特整理了會計行業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本文是網校分享的“企業所得稅計稅方法及稅收優惠政策”介紹了企業所得稅計稅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資料敬請關注環球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頻道!
相關推薦:企業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計稅方法
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按照企業稅法的規定免征、減征和抵免的稅額以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1.居民企業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和發生在中國境外但是與其在中國境內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應當按照下列方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 = 收入總額 - 不征稅收入 - 免稅收入 - 各項扣除 - 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2.非居民企業沒有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或者雖然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但是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與其在中國境內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應當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減免的稅額
3.企業在中國境外已經繳納所得稅的抵免方法如下:
(1)居民企業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是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已經在中國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所得稅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上述所得按照中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計算的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超過抵免限額的納稅年度次年起連續5個納稅年度以內,用每個納稅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以后的余額抵補。除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以外,上述抵免限額應當分國(地區)不分項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抵免限額 = 中國境內、境外所得按照中國稅法計算的應納稅總額 × 來源于某國(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中國境內、境外應納稅所得總額
= 來源于某國(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 × 25%
(2)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于上述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中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抵免限額以內抵免。
(3)居民企業從與中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取得的所得,按照該國稅法享受了免稅、減稅待遇,且該免稅、減稅的數額按照稅收協定應當視同已繳納稅額在中國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的,該免稅、減稅數額可以用于辦理稅收抵免。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環球網校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頻道為考生提供會計行業相關資訊供大家參考,考生亦可登錄會計證論壇,與其他學員交流經驗,以上是網校整理的“企業所得稅計稅方法及稅收優惠政策”供大家參考!
編輯推薦:
【摘要】環球網校為方便會計從業人員了解會計行業,特整理了會計行業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本文是網校分享的“企業所得稅計稅方法及稅收優惠政策”介紹了企業所得稅計稅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資料敬請關注環球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頻道!
相關推薦:企業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稅收優惠
1.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1)國債利息收入;企業所得稅計稅方法及稅收優惠
(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3)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的與上述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2.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可以免征企業所得稅:
(1)蔬菜、谷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和堅果的種植;
(2)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
(3)中藥材的種植;
(4)林木的培育和種植;
(5)牲畜、家禽的飼養;
(6)林產品的采集;
(7)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
3.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可以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1)花卉、茶、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
(2)海水養殖、內陸養殖。
4.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不包括企業承包經營、承包建設和內部自建自用項目)的所得,可以從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以后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5.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可以從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6.居民企業取得技術轉讓所得,一個納稅年度以內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可以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可以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7.非居民企業沒有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或者雖然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但是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與其在中國境內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可以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8.從事非國家限制和禁止的行業,并符合下列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可以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1)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 000萬元;
(2)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 000萬元。
9.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1)產品(服務)屬于經國務院批準,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2)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的比例;
(3)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的比例;
(4)科研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規定的比例;
(5)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方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1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對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應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中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決定減征、免征。
11.企業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時候加計扣除:
(1)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可以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發生額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可以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2)企業安置殘疾人員就業的,可以在按照規定將支付給殘疾人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12.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年度結轉抵扣。
13.企業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共生、伴生礦產資源,廢水(廢液)、廢氣和廢渣,再生資源等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非國家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產品取得的收入,可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
14.企業購置并使用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和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抵免企業本納稅年度的應納企業所得稅;本納稅年度的應納企業所得稅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15.企業同時從事適用不同企業所得稅待遇的項目的,其優惠項目應當單獨計算所得,并合理分攤企業的期間費用;沒有單獨計算的,不能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
16.設立在國家規定的西部地區和其他地區,以國家規定的鼓勵類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企業總收入70%的企業,經過企業申請,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在2001-2010年期間可以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17.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在新增加的崗位中當年新招用持《就業失業登記證》人員的;持《就業失業登記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以內可以按照規定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審批期限為2011-2013年。
18. 2008年以后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登記的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取得的所得,可以從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19.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在計稅收入、稅前扣除、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稅率、免稅、減稅和再投資退稅等方面可以享受一定的優惠待遇。
20.企業所得稅法公布以前批準設立的企業所得稅優惠過渡辦法如下:
(1)自2008年起,原來執行企業所得稅低稅率的企業,可以在企業所得稅法施行以后5年以內,逐步過渡到該法規定的稅率。
(2)自2008年起,原來享受2年免征企業所得稅、3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和5年免征企業所得稅、5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等定期減免稅優惠的企業,在企業所得稅法施行以后,可以繼續按照原來的稅法規定的優惠辦法和年限享受至期滿為止。
21.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取得的收入,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取得的差價收入,均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22.自2009-2013年,金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時候可以按照90%計入收入總額;保險公司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取得的保費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時候可以按照90%減計收入。
23.自2010年7月-2013年,在規定的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時候扣除。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環球網校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頻道為考生提供會計行業相關資訊供大家參考,考生亦可登錄會計證論壇,與其他學員交流經驗,以上是網校整理的“企業所得稅計稅方法及稅收優惠政策”供大家參考!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吉林開展政府會計制度培訓2018-12-05
- 麗水市衛生計生委舉辦政府會計制度專題培訓2018-12-05
- 建筑工程稅率是多少,計算公式是什么?2016-08-14
- 人民幣整萬元大寫怎么寫2016-08-14
- 房地產稅改革對老百姓的影響2016-08-14
- “營改增”后創業就業的稅收優惠2016-08-13
- 增值稅專用發票“驗簽失敗”什么原因,怎么處理2016-08-13
- “營改增”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稅率是多少?2016-08-05
- 運費發票稅率什么時候按11%開具2016-08-05
- 離職補償金n+1什么意思,怎么算工資2016-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