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輔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因
更新時間:2014-02-18 09:22:51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小編整理了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中的部分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希望對廣大2014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有所幫助!
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中醫的血瘀證。多由外邪入侵、情志內傷、素體因素或手術損傷等原因,導致機體臟腑功能失調,沖任損傷,氣血失和,血液離經,瘀血形成,留結于下腹而發病。瘀血阻滯,脈絡不通,則見痛經;瘀積日久,形成百瘕;瘀血阻滯胞脈,兩精不能結合,以致不孕;瘀血不去,新血不能歸經,因而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總之,本病的關鍵在于瘀,而導致瘀血形成的原因,又有虛實寒熱的不同。
1.氣滯血瘀:多因平素抑郁或恚怒傷肝,使肝郁氣滯,氣機不暢,沖任失和,以致經脈瘀阻。
2.寒凝血瘀:多于經期產后,血室正開,余血未凈,攝生不慎,感受寒邪,血遇寒則凝,導致寒凝血瘀。
3.濕熱瘀結:素體脾虛,水濕內停,蘊久化熱;或肝郁脾虛,濕熱內生;或經期產后,胞脈空虛,感受濕熱之邪。濕熱稽留于沖任,蘊結于胞宮胞脈,阻滯氣血運行,導致血瘀。
4.痰瘀互結:素體脾虛痰盛,或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思慮過極,損傷脾氣,脾虛生濕,濕聚成痰,痰濕下注沖任胞脈,阻礙血行,導致痰瘀互結。
5.氣虛血瘀:飲食不節,思慮過極,勞倦過度,或大病久病,損傷脾氣,氣虛運血無力,血行遲滯,沖任瘀阻。
6.腎虛血瘀:先天不足,或后天損傷,大病久病,房勞多產,損傷腎氣。腎陽不足則陰寒內盛,沖任虛寒,血失溫煦推動而致血瘀;腎陰不足,虛火內生,內熱灼血亦可致瘀;而腎水不足,不能涵木,則肝失調達,疏泄失常,氣血不和而致沖任瘀阻。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