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預習: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熱點專題:2015年經濟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二十三、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1、品質數據的整理與顯示:對品質數據主要是做分類整理,對數值型數據主要是做分組整理。
☆分類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在整理分類數據時,除了要列出所分的類別外,還要計算出每一類別的頻數、頻率或比例、百分比,同時選擇適當的圖形進行顯示。
?、俜诸悢祿恼?/p>
類別 | 解 釋 |
1)頻數與頻數分布 | 頻數:也稱次數,是落在各類別中的數據個數。 |
頻數分布:也稱次數分布,把各個類別及其相應的頻數全部列出來就是頻數分布或稱次數分布。將頻數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是頻數分布表。 | |
2)比例 | 比例,是一個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比重,通常用于反映總體的構成或結構。各部分的比例之和等于l。 |
3)百分比 | 將比例乘以l00就是百分比或百分數,它是將對比的基數抽象化為100而計算出來的,用%表示。當分子的數值很小而分母的數值很大時,也可以用千分數(‰)來表示比例。 |
4)比率 | 各不同類別的數量的比值。它是一個總體中各不同部分的數量對比。 比率的比值可能大于l。為方便起見,比率可以不用1作為基數,而用100或其他便于理解的數作為基數。 如經濟學中的積累與消費之比,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二、三產業產值之比等等。 掌握比例與比率的區別:1)比例―部分與總體的關系;2)比率――部分與部分的關系。 |
②分類數據的圖示――條形圖和圓形圖。
類型 | 描 述 | 例 圖 |
條形圖 | 用寬度相同的條形的高度或長短來表示數據變動的圖形。可以橫置或縱置,縱置時也稱為柱形圖 | 教材182頁圖23-l |
圓形圖 | 也稱餅圖,是用圓形及圓內扇形的面積來表示數值大小的圖形。對于研究結構性問題十分有用。 | 教材182頁圖23-2 |
☆順序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倮鄯e頻數和累積百分比
1)累積頻數:就是將各類別的頻數逐級累加起來。其方法有兩種:向上累積和向下累積。
通過累積頻數,可以很容易看出某一類別(或數值)以下及某一類別(或數值)以上的頻數之和。
2)累積百分比:就是將各類別的百分比逐級累加起來,也有向上累積和向下累積兩種方法。
?、陧樞驍祿膱D示――累積分布圖
根據累積頻數或累積頻率,可以繪制累積分布圖。
2、數值型數據的整理與顯示
①數據的分組:分組的方法
分類方法 | 定義 | 適用范圍 |
單 變量值分組 | 把每一個變量值作為一組 | 通常只適合于離散變量且變量值較少的情況。 |
組距分組 | 將全部變量值依次劃分為若干個區間,并將這一區間的變量值作為一組。 | 連續變量或變量值較多的情況 |
采用組距分組的步驟:
第一步,確定分組組數
確定分組組數的要求是:1)劃分的組數,既不應太多也不應太少;2)組數的確定,要盡量保證組間資料的差異性與組內資料的同質性;3)采用的分組辦法,要能夠充分顯示客觀現象本身存在的狀態。
關于統計分組組數問題,斯特基給出的計算公式為:(了解即可)

第二步,對原始資料進行排序;
第三步,求極差,將最大的觀察值與最小的觀察值相減便得到極差;
第四步,確定各組組距。在實行等距分組的情況下,組距的確定辦法為:

最好把組距取成接近于能被5除盡的一個數。
掌握:組距與組數成反比關系,組數越多,組距越小,組數越少,組距越大。
組距是每組觀察值的最大差,即每組的上限值與下限值之間的差。
組距=某組的上限值-該組的下限值
第五步,確定組限
組限是組與組之間的界限,或者說是每組觀察值變化的范圍。組限有上限與下限之分;上限與下限的差值稱為組距;上限值與下限值的平均數稱為組中值。

確定組限時應注意:1)第一組的下限值應比最小的觀察值小一點,最后一組的上限值應比最大的觀察值大一點;2)特別需要或不得已的情況除外,最好不要使用開口組;3)組限應取得美觀些,按數字偏好,組限值應能被5除盡,且一般要用整數表示。
第六步,確定各組觀察值出現的頻數
凡觀察值落在某一區間的,就計發生一次,最后統計各組觀察值發生的總次數。采用組距分組時,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則。
為解決“不重”的問題,統計分組時習慣上規定“上組限不在內”,即當相鄰兩組的上下限重疊時,恰好等于某一組上限的觀察值不算在本組內,而計算在下一組內。
第七步,制作頻數分布表,并填上相關的內容,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數值型數據的圖示――直方圖、折線圖
①直方圖――直方圖是用矩形的寬度和高度來表示頻數分布的圖形。
在直方圖中,我們實際上用矩形的面積表示各組的頻數分布。
直方圖與條形圖的區別:1)條形圖是用條形的長度(橫置時)表示各類別頻數的多少,其寬度(表示類別)則是固定的;直方圖是用面積表示各組頻數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組的頻數或百分比,寬度則表示各組的組距,因此其高度與寬度均有意義;2)直方圖的各矩形通常是連續排列,而條形圖則是分開排列。
?、谡劬€圖:也稱頻數多邊形圖,它是在直方圖的基礎上,把直方圖頂部的中點(即組中值)用直線連接起來,再把原來的直方圖抹掉就是折線圖。
數據的整理與顯示總結
數據類型 | 數據的整理 | 數據的顯示 |
分類數據 | 頻數、比例、比率、百分比 | 條形圖、圓形圖 |
順序數據 | 頻數、比例、比率、百分比、累積頻數、累積百分比 | 條形圖、圓形圖、累積分布圖 |
數值型數據 | 頻數、比例、比率、百分比、累積頻數、累積百分比、分組(單變量分組、組距分組) | 條形圖、圓形圖、累積分布圖、直方圖、折線圖 |
3、統計表
?、俳y計表的構成:統計表是用于顯示統計數據的基本工具
統計表構成:一般由表頭、行標題、列標題和數字資料四個主要部分組,必要時可以在統計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
1)表頭應放在表的上方,它所說明的是統計表的主要內容。
2)行標題和列標題通常安排在統計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它所表示的主要是所研究問題的類別名稱和指標名稱,通常也被稱為“類”。
3)表外附加通常放在統計表的下方,主要包括資料來源、指標的注釋、必要的說明等內容。
?、诮y計表的設計
設計統計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安排統計表的結構。比如行標題、列標題、數字資料的位置應安排合理。
2.表頭一般應包括表號、總標題和表中數據的單位等內容。
總標題應簡明確切地概括出統計表的內容,一般需要表明統計數據的時間、地點以及何種數據,即標題內容應滿足3W(統計數據的時間、地點、何種數據的簡稱)要求。如果表中的全部數據都是同一計量單位,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標明,若各指標的計量單位不同,則應放在每個指標后或單列出一列標明。
3.表中的上下兩條橫線一般用粗線,中間的其他線要用細線。
通常情況下,統計表的左右兩邊不封口,列標題之間一般用豎線隔開,而行標題之間通常不必用橫線隔開。表中的數據一般是右對齊,有小數點時應以小數點對齊,而且小數點的位數應統一。對于沒有數字的表格單元,一般用“一”表示,一張填好的統計表不應出現空白單元格。
4.在使用統計表時,必要時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釋,特別要注意注明資料來源,以表示對他人勞動成果和知識產權的尊重。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Ctrl鍵+D】手動收藏此頁面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