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土地估價管理基礎與法規備考資料66


六、土地整治(掌握)
1.土地整治概念
土地整治是對低效、空閑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進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的活動,是各類土地整理、復墾、開發等活動的統稱。
土地整治是優化土地利用結構、促進耕地保護、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土地資源保護、落實最嚴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
土地整治本身正在發生深刻轉變。十余年來,我國的土地整治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提出了“國家鼓勵土地整理”,后來陸續出現了土地開發整理、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土地整理復墾、土地整治、土地綜合整治、農村土地整治、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等概念,造成了概念和理解上的混亂?!度珖恋卣我巹?2011~2015年)》首先在概念上進行統一,選擇了“土地整治”。
例題:現階段,不是導致耕地減少的因素應該是()。(2008年《土地管理基礎與法規》試題)
A.土地整治
B.建設占用
C.生態退耕
D.產業結構調整
答案:A
解析:土地整治是指通過采取各種措施,在一定區域內,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土地整治專項規劃,對田、水、路、林、村等實行綜合整治,提高耕地質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態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約化的行為。
2.土地整治的類型
土地整治發展到今天,可以概括為是對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進行治理,對生產建設破壞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進行恢復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動。
土地整治包括農地整治和市地整治。市地整治是指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優化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及布局,美化城市環境,采用工程技術、土地產權調整等措施,對城市低效土地進行必要改造的活動。土地整治具體可分為農用地整治、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城鎮工礦建設用地整治、未利用地開發和土地復墾。
3.我國現階段土地整治的主要內容
根據以上土地整治的類型,我國現階段土地整治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調整土地結構。主要是通過開發利用灘涂、水域、荒草地等,替換占用良田的園田、魚池、牧草地,從而增加耕地面積。
2)地塊調整。重點是對細碎、零散的地塊(山區除外)的調整和整合,以便于規模化經營和機械化作業。
3)農田整治。國務院《關于嚴格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47號)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以高產穩產基本農田建設為重點的農田整治,經整治的耕地要劃定為基本農田,實行永久保護?!蛾P于加快編制和實施土地整治規劃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63號)指出,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省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
4)農地改造。目的是提高耕地質量,具體包括改造鹽堿地、改造中低產田、坡地改梯田、提高土壤肥力等。
5)宜農荒地開發。通過對未利用地的適宜性評價,確定宜農荒地的分布與數量,然后進行有序開發復墾。
6)村莊的治理。包括治理農村“空心村”,充分利用村內空閑地與空宅基地,增設公共、公益設施,改善居住環境等。
(2)農村建設用地整治。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包括對關、停污染的工礦企業,對效益不高、長期扭虧無望的企業實行轉產或改造,把零散分布并占用耕地或宜農的企業遷入工業園區,實現鄉鎮企業規?;l展。
(3)城鎮工礦建設用地整治。主要包括城中村改造,舊城改造、城鎮工礦廢棄地、廢棄磚窯的復墾還田,水利、交通工程建設中壓廢地的土地整治等。
(4)未利用地開發。未利用地開發主要宜農荒地開發,通過對未利用地的適宜性評價,確定宜農荒地的分布與數量,然后進行有序開發復墾。
(5)土地復墾。(見下面第七部分內容)
4.加強土地整治中的權屬管理,維護好農民群眾合法權益
《關于加快編制和實施土地整治規劃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63號)規定,土地整治前,要按照確權在先的原則,做到四至界址清楚、地類面積準確、權屬手續合法,沒有產權糾紛。土地整治完成后,要根據權屬調整方案和調整協議,依法確定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等土地相關權利,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建立新的地籍檔案并上圖入庫,確保地籍信息系統的現勢性和完整性。
七、土地復墾概念(掌握)
1.土地復墾的內涵
土地復墾,是指對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達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
2.土地復墾的責任主體
明確責任主體,是開展土地復墾工作的前提。主要是分兩塊:一是對于生產建設活動損毀的土地,按照“誰損毀,誰復墾”的原則,生產建設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稱土地復墾義務人)是負責復墾的主體;二是對于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是組織復墾的主體。
例題:對于生產建設活動損毀的土地,按照“誰損毀,誰復墾”的原則,()是負責復墾的主體。
A.生產建設單位或者個人
B.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D.省級以上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一是對于生產建設活動損毀的土地,按照“誰損毀,誰復墾”的原則,生產建設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稱土地復墾義務人)是負責復墾的主體;二是對于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是組織復墾的主體。
3.土地復墾的原則
土地復墾應當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經濟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則。復墾的土地應當優先用于農業。
4.生產建設活動損毀土地的復墾
下列損毀土地由土地復墾義務人負責復墾:(1)露天采礦、燒制磚瓦、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所損毀的土地;(2)地下采礦等造成地表塌陷的土地;(3)堆放采礦剝離物、廢石、礦渣、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壓占的土地;(4)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生產建設活動臨時占用所損毀的土地。
土地復墾義務人應當按照土地復墾方案開展土地復墾工作。土地復墾義務人應當將土地復墾費用列入生產成本或者建設項目總投資。
土地復墾義務人應當首先對擬損毀的耕地、林地、牧草地進行表土剝離,剝離的表土用于被損毀土地的復墾。
土地復墾義務人應當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告當年的土地損毀情況、土地復墾費用使用情況以及土地復墾工程實施情況。
繳納土地復墾費的范圍:土地復墾義務人不復墾,或者復墾驗收中經整改仍不合格的,應當繳納土地復墾費,由有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代為組織復墾。
確定土地復墾費的數額,應當綜合考慮損毀前的土地類型、實際損毀面積、損毀程度、復墾標準、復墾用途和完成復墾任務所需的工程量等因素。
土地復墾義務人繳納的土地復墾費專項用于土地復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挪用。
土地復墾義務人不依法履行土地復墾義務的,在申請新的建設用地時,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不得批準;在申請新的采礦許可證或者申請采礦許可證延續、變更、注銷時,有批準權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不得批準。
例題:確定土地復墾費的數額,應當綜合考慮()等因素。
A.損毀前的土地類型
B.實際損毀面積、損毀程度、復墾標準、復墾用途
C.政策落實情況
D.當地財政實力
E.完成復墾任務所需的工程量
答案:ABE
解析:確定土地復墾費的數額,應當綜合考慮損毀前的土地類型、實際損毀面積、損毀程度、復墾標準、復墾用途和完成復墾任務所需的工程量等因素。
5.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的復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對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進行調查評價。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在調查評價的基礎上,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土地復墾專項規劃,確定復墾的重點區域以及復墾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對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投入資金進行復墾,或者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吸引社會投資進行復墾。土地權利人明確的,可以采取扶持、優惠措施,鼓勵土地權利人自行復墾。
政府投資進行復墾的,有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招標投標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土地復墾項目的施工單位。
例題:()應當對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進行調查評價。
A.生產建設單位或者個人
B.土地復墾義務人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D.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答案:D
解析: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對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進行調查評價。
6.土地復墾驗收
土地復墾義務人按照土地復墾方案的要求完成土地復墾任務后,應當按照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驗收,接到申請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農業、林業、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進行驗收。
負責組織驗收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在接到土地復墾驗收申請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驗收,經驗收合格的,向土地復墾義務人出具驗收合格確認書;經驗收不合格的,向土地復墾義務人出具書面整改意見,列明需要整改的事項,由土地復墾義務人整改完成后重新申請驗收。
政府投資的土地復墾項目竣工后,負責組織實施土地復墾項目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進行初步驗收。初步驗收完成后,負責組織實施土地復墾項目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規定向上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最終驗收。上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組織驗收。
土地權利人自行復墾或者社會投資進行復墾的土地復墾項目竣工后,由負責組織實施土地復墾項目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驗收。
復墾為農用地的,負責組織驗收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在驗收合格后的5年內對土地復墾效果進行跟蹤評價,并提出改善土地質量的建議和措施。
例題:《土地復墾條例》規定,負責組織驗收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在接到土地復墾驗收申請之日起()個工作日內完成驗收。
A.30
B.60
C.90
D.180
答案:B
解析:負責組織驗收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在接到土地復墾驗收申請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驗收。
7.土地復墾激勵措施
土地復墾激勵措施主要包括:
(1)退還耕地占用稅。土地復墾義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將生產建設活動損毀的耕地、林地、牧草地等農用地復墾恢復原狀的,依照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退還已經繳納的耕地占用稅。
(2)使用復墾土地。社會投資復墾的歷史遺留損毀土地或者自然災害損毀土地,屬于無使用權人的國有土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可以確定給投資單位或者個人長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或者漁業生產。
(3)給予補貼。歷史遺留損毀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國有土地的使用權人,以及歷史遺留損毀和自然災害損毀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自行將損毀土地復墾為耕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給予補貼。
(4)可作為補充耕地指標??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將歷史遺留損毀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建設用地復墾為耕地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作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內進行非農建設占用耕地時的補充耕地指標。
例題:土地復墾激勵措施主要包括()。
A.退還耕地占用稅
B.退還土地使用稅
C.使用復墾土地
D.給予補貼
E.可作為補充耕地指標
答案:ACDE
解析:土地復墾激勵措施主要包括:(1)退還耕地占用稅;(2)使用復墾土地;(3)給予補貼;(4)可作為補充耕地指標。
編輯推薦:2013年土地估價師考試VIP套餐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