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土地估價管理基礎與法規復習資料11


土地市場交易與監管(市場管理內容是重點)
1、土地市場概念
1狹義的土地市場:進行土地交易的專門場所。(城鎮土地市場)
2廣義的土地市場:因土地交易所引起的一切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
3土地市場主體:參與者(供給者、需求者、中介者、管理者――維護秩序提供效率協調關系)
客體:土地本身及其產權關系。
2、特點:1交易實體的非移動性2市場的區域性3市場的壟斷性
4流通方式多樣性(買賣、租賃、分割轉讓、分期付款、拍賣、招標、協議、掛牌、抵押等)5供給彈性小(自然無,經濟小;地價主由需求定)
3、分類:1出讓(一級)2轉讓(二級)3租賃4抵押
4、功能:1優化配置土地資源2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生產力布局
3健全市場體系,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
5、運行機制:1市場機制(供需、競爭、價格)2宏觀調控機制
6、我國現狀:1全國實行國土有償使用制度2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確立3市場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4產權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土地權利體系進一步完善。
7、土地市場管理的內容:
1土地市場供需調控的意義:中華考試網(www.Examw。com)
A穩定地價房價B土地利用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C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合理分配土地收益的重要手段。
2原則:1整合性利益2平等對待3控制和彈性管理4依法管理。
3主要內容:1方向(刺激或遏制)2時間(決策時間、滯后時間、慣性,與完善監測預警系統結合)3力度(波動幅度、滯后時間、慣性大小、調控環境)
4措施:1發展計劃和規劃(年度計劃)2財政政策(征稅和減免稅)3金融政策
4土地儲備制度:
收購―據市政府授權和儲備計劃―程序:申請收購、權屬核查、征詢意見、費用測算、方案報批、收購補償、權屬變更、交付土地。
儲備―由中心前期開發和經營管理。
供應―招標拍賣和協議出讓。
5土地市場的微觀管理:1客體―允許進入的產權范圍2主體―用地理由、支付能力、經管能力
3交易秩序規范(轉讓:申請、批準、簽約、公證、登記;出租:簽約、登記) 4中介管理
8、土地使用權轉讓 1轉讓概念:
2轉讓條件:1按合同全部支付出讓金并取得土地證
2按合同開發,房屋25%以上,成片土地形成工業或其他建設用地條件(地上物作為動產轉讓的地不轉) 3轉讓方式:1土地使用權出售2土地使用權交換3土地使用權贈與
9、抵押概念和條件:出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10、土地使用權租賃的概念:
11、我國土地市場的發展過程:88年土地法有償使用制度確立;90年轉讓暫行條例實施; 98年房地產法實施01年國土部《關于整頓和規范土地市場秩序的通知》:建設用地供應總量控制制度、城市建設用地集中供應制度、土地使用權公開交易制度、基準地價定期更新和公布制度、土地登記可查詢制度和集體決策制度。
編輯推薦:2013年土地估價師考試VIP套餐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