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土地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備考資料 > 2013年土地估價基礎與法規課件11

2013年土地估價基礎與法規課件11

更新時間:2013-07-18 16:57:24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摘要 土地估價基礎與法規

  考點6:土地登記

  1、 土地登記的概念:土地登記是國家依照法定程序將土地的權屬關系、用途、面積、使用條件、等級、價格等情況記錄于專門的簿冊,以確定土地權屬,加強政府對土地的有效管理,保護權利人對于土地的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

  2、 土地登記的意義:

  (1) 它確定了土地權屬關系,是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人參有制,保護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

  (2) 它作為土地統管體制的主體內容,是土地實現全面、依法、統一、科學管理的一個重要條件;

  (3) 它是對房地產市場實施有效管理的關鍵措施;

  (4) 它是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耕地的有效措施;

  (5) 它是土地管理部門掌握土地動態變化的一個重要信息源,是土地管理業務主要的基礎性工作,也有助于促進人民安團結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3、 土地登記的特點

  (1) 統一性;土地的公示,是一每宗地的土地權屬狀況,二是相鄰地的相互關系。目前我國主要是按行政區劃分管轄區。在同一分區內,確定土地權屬的標準要盡可能一致,并且只是一個登記機關管轄。

  (2) 唯一性。

  (3) 完整性和連續性。土地登記工作也是土地權屬管理的唯一手段和重要措施。

  (4) 強制性。對不依法進行登記的單位和個人,應由代表政府管理土地的權利機關,即土地行政執法機關強制執行。

  (5) 可信性。

  4、 土地登記的基本原則:

  (1) 依法原則;每宗土地的登記,都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2) 申請原則:權利人單獨申請專利和權利人和義務人共同申請兩種。

  (3) 審查原則:一是初審(土地登記工作人員負責),二是審核(土地管理部門負責人負責),三是批準(政府負責人負責)。

  (4) 公示原則:體現在登記的公開性。進行初始土地登記時公告登記時限,地點和申請須知;公告登記審查結果;公告基準地價等。登記的地籍資源可以公開供人查閱。

  5、 土地登記的種類:

  (1) 初始土地登記:土地總登記。是指土地登記機關在同一時間內對一定范圍(一般是縣或市)的全部宗地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及他項權利進行集中、統一的登記。

  (2) 變更土地登記:日常土地登記,是對已經進行初始土地登記的任一宗地的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他項權利及相關內容發生變化而進行的相應的變更登記。變更土地登記是土地登記機關對個別宗地土地權屬、用途等變化進行的及時登記,是隨時的、經常性的。

  6、 土地登記的內容:

  (1) 土地權利主體:即權利的歸屬,指國有土地使用者、集體土地所有者(農民集體:村農民集體所有、鄉農民集體民有或兩上村以上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集體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他項權利者(鄰里關系、土地使用權抵押關系、租賃關系等)。登記權利主體,主要登記權利人姓名、通訊地址,若權利人為單位的,還包括法人代表、單位性質等。

  (2) 土地權利客體:權屬界址及其面積(表達了權利主體的權屬范圍)、土地用途和等級(反映了土地的收益水平)、地上附著物的登記。

  (3) 土地權屬來源: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最初取得土地的方式,土地權屬來源合法,是進行土地登記,確認土地權屬的必要條件。

  7、 土地登記機關與土地登記申請

  (1) 土地登記機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

  (2) 土地登記申請:申請人為個人或申請人為法定代表人。應提供下列資料:

  ①《土地登記申請表》,到土地登記機關索取并按要求填寫;

 ?、谏暾埲松矸葑C明。

 ?、弁恋貦鄬賮碓醋C明。

  ④地上物權屬證明。房屋產權證明。

  8、 初始土地登記的程序:

  (1) 準備工作:初始土地登記的前期工作。包括組織準備、行政準備和業務準三部分。

  (2) 申報:初始土地登記申報是指轄區人民政府發布要求土地權利人在何時何地進行申請的通知,土地權利人按規定向土地登記機關提交土地權利狀況及其他證明文件并請求予以注冊登記,土地登記機關對申請者提交的證明文件逐項審查后登記裝袋的行為。它包括通告、申請、審查、收件四項具體工作。

  (3) 地籍調查:分為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兩部分。

  (4) 權屬審核:是初始土地登記最基本的環節,是土地登記機關根據申請者所提交的申請書、權屬證明材料和地籍調查成果,對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他項權利者申請登記的土地使用權、所有權及他項權利進行確認的過程。權屬審核分為初審、審核、公示、批準四個階段。

  (5) 注冊登記,頒發證書。包括:注冊、繕證、通知、驗證和發證五項工作。這是初始土地登記的最后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9、 土地代理登記

  (1) 土地登記代理方式:

  ①委托代理:代理人應由法人代表或戶主親自選定;代理人必須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代理人應熟悉被代理人的使用土地情況。

 ?、诜ǘù恚罕淮砣藨獮闊o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代理人應是被代理人的監護人;代理人必須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壑付ù怼4砣藨煞ㄔ夯蛲恋毓芾聿块T依法指定;代理人必須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代理人應熟悉被代理人的使用土地情況。

  (2) 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均應具有代理授權書,它是土地登記重要的法律文書,也是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關系成立的依據。代理授權書還是被代理人對代理人所進行的代理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承擔責任的依據。

  10、 變更土地登記

  (1)變更土地登記特點:分散性和個別性;經常性和及時性;連帶性。

  變更土地登記的程序:變更土地登記申請――變更地籍調查――審核――換發或更改土地證書或核發他項權利證明五個階段。

  考點7:土地統計

  1、土地統計的概念:土地統計是指利用數據、圖表及其他手段,對土地的各種數量關系的現狀及其變化所進行的全面、系統的調查、搜集、記載、整理和分析的過程。

  2、土地統計包括三個方面的涵義:

  (1) 土地統計工作:泛指對土地數量方面進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工作過程。

  (2) 土地統計資料:是反映土地資源的特征和規律的數字資料及與之相聯系的其他資料的總稱。

  (3) 土地統計科學:指土地統計的理論和方法。

  (4) 三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聯系。土地統計資料是土地統計工作的成果,土地統計科學又為土地統計工作的實踐總結和理論概括。指以土地統計設計、土地統計調查、土地統計整理、土地統計分析及預測為內容的土地統計工作過程。

  2、 土地統計的特點:土地統計除具有數量性、具體性、廣泛性、工具性、社會性等特點外,還受土地自然屬性本身的制約。主要有:

  (1) 數量性:側重認識土地現象的數量方面,具體包括土地數量多少;土地現象之間的數量關系及其變化;土地質量變化的數量界限。

  (2) 總體性:作為生產資料的土地總體數量方面。

  (3) 時空性:土地具有面積廣大、空間位置固定,不能移動的特性。統計土地的空間位置和界線。區別于其他統計的一個重要特點。

  (4) 綜合性:不僅涉及統計的原理和方法,還涉及土地的調查、評價、登記、利用、立法等土地管理諸方面的內容。

  (5) 實用性:土地統計主要側重研究土地統計、分析、預測的方法,因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土地統計成果資料是制定國民經濟計劃,科學管理、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依據。

  3、 土地統計的內容:土地統計是從數量方面反映和分析土地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及其變化的結果。土地統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土地的類型、面積、質量、分布、權屬和利用狀況等。

  4、 土地統計表格的設置,一方面取決于土地統計資料運用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在于表冊的容量,一個表格應當全面反映某一個方面的統計內容。

  5、 土地統計報表格式包括:表頭的總標題(表的總名稱、年度等)、縱欄標題(地類名稱及編號)、橫行標題(土地統計單位名稱、土地統計的時間、圖斑編號等)、數據資料(土地總面積及各地類面積數字)等。

  6、 土地統計工作的核心:土地統計指標體系。

  7、 統計指標是由指標名稱、指標數值兩部分組成的。

  8、 土地統計程序:

  (1) 統計設計:根據統計對象的性質和統計的目的對統計工作的各個方面及各個階段的內容任務、方法及其操作進行全面的設想安排,通過統計設計形成完整的統計方案。

  (2) 統計調查:是在統計設計的基礎上具體地采集統計資料的過程。

  (3) 統計整理:將統計調查獲取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類、匯總,使之系統化、條理化的過程,統計整理是為統計分析做準備的。

  (4) 統計分析與預測:是采用數理統計、系統工程等科學方法對統計計料進行歸納、推理和預測,說明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情況,揭示其規律和趨勢,為土地管理決策服務。

  9、 我國土地統計實行統一領導和以行政管轄區為單位的分級負責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它的任務是既應獲取全面、準確和統一的資料,同時還應使統計資料隨時保持其現勢性,因而土地統計必須隨土地變化而持續不斷地進行。

  10、 土地統計類型:按土地統計的目的、內容和時間的不同分為初始土地統計和經常土地統計兩大類。在初始與經濟土地統計中,又分為基層和國家土地統計兩個層次:

  (1) 初始土地統計:土地統計工作的起點,以縣級為單位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初始土地統計也可以在初始土地登記后進行,把初始土地登記的各類土地利用面積作為初始土地統計的基本依據資料??杀WC土地統計面積的精確性和穩定性。由此,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和土地登記文件都是初始統計的重要信息來源,都可以作為統計初始值。

  (2) 經常土地統計:是在初始土地統計的基礎上開展的對土地變化狀況所進行的統計,包括通過變更調查,對所轄行政區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現狀進行全面核實,特別是對變化面積和界線進行測量和圖上注記,并記錄其變更的面積、原因、性質,然后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的全過程。定期開展的土地統計(變更)調查成果,以及土地征用、劃撥和依法審批建設用地的文件資料等,都是經常土地統計的基本信息來源和依據。

  (3) 國家土地統計:是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所進行的土地統計。

  (4) 基層土地統計:泛指縣(區)以下的街道、鄉(鎮)土地管理所和村級生產單位,以及其他非農業建設的用地單位集體所從事的基層土地統計工作,包括建立臺賬做好年報,開展專題調查,初始和經常的土地統計,土地統計原始調查記錄表的建立和管理,以及各項土地統計制度的執行。

  (5) 基層土地統計是國家土地統計的基礎,國家土地統計是對全國各地基層土地統計信息的匯總與整理。

  11、 我國現行的土地統計報表類型:我國土地統計報表按基層土地統計與國家土地統計的層次分為基層土地統計報表與國家土地統計報表。

  (1) 基層土地統計報表內容:《統計臺賬》、《土地變更記錄表》、《年內地類變化平衡表》、《土地統計簿》、《耕地面積變化情況過錄表》、《各類建設用地當年增加面積過錄表》、《城鎮建設用地當年增加面積過錄表》。

  (2) 國家土地統計報表:由15種報表組成。按報表所反映的內容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土地權屬、利用、數量及其變更情況的土地情況統計資料,15種表格中,有11種屬于此類,另一類是反映在土地管理機構情況的。分年報和定期報表。年度是上年11月1日至本年10月31日,年報報送時間2月底之前,13種屬于年報。定期報表實質上為半年期報告,每年2月、7月各報送一次。

編輯推薦:2013土地估價師考試VIP套餐

         2012土地估價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專題

          土地估價師歷年真題匯總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土地估價師資格查詢

土地估價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土地估價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