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會計資格從業考試復習輔導:固定資產
考點三、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指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
固定資產應按其取得時的實際成本作為入賬的價值。取得時實際成本包括:買價、進口關稅、運輸費、保險費等相關費用,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必要的支出。
企業應當設置“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清理”等科目來核算反映固定資產的增加、減少以及處置。
“固定資產”賬戶核算企業固定資產的原價,該賬戶借方登記固定資產增加的原始價值,貸方登記減少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期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累計折舊”賬戶屬于“固定資產”賬戶的備抵調整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該賬戶貸方登記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借方登記因減少固定資產而轉銷的已提折舊,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累計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額。
“固定資產清理”賬戶,借方登記轉入處置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處置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和相關稅金,貸方登記收回處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變價收入和應由保險公司賠償的損失,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清理完畢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損失;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清理完畢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收益。
(一)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
企業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應當借記“固定資產”和“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固定資產折舊的賬務處理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除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以及按規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企業在具體計提折舊時,一般應按月提取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
企業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其折舊年限和凈殘值,作為計提折舊的依據。
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是指以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為分攤標準,將固定資產應提折舊總額均衡的分攤到使用各年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折舊方法,各年折舊額相等,不受固定資產使用頻率或生產量多少的影響,因而也稱固定費用法。年限平均法計算折舊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其中:預計凈殘值率=預計凈殘值/原始價值
年折舊額=原始價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三)固定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
固定資產的出售、毀損、報廢、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原因轉出的固定資產以及在清理過程中發生的費用,一般通過“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核算。“固定資產清理”賬戶借方登記轉入處置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處置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和相關稅金;貸方登記收回處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變價收入和應由保險公司賠償的損失。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清理完畢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損失,【清理完畢轉入“營業外支出”】;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清理完畢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收益,【清理完畢轉入“營業外收入”】。
企業盤虧的固定資產應通過“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進行核算。發現盤虧的固定資產,在未經批準處理前,要先按賬面原價和累計折舊及時予以注銷,其賬面凈值轉入“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待報經批準處理后,再將凈值轉入相關賬戶,如是由財產責任人或保險公司賠償,則轉為“其他應收款”賬戶;如有關人員和保險公司賠償后仍然有損失的,其差額作為企業的“營業外支出”入賬。
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匯總 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模擬測試卷匯總
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技巧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常見問題匯總
最新資訊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費用2019-01-02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決算監督2018-12-2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法律制度2018-12-27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營業外收支2018-12-20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單元格的引用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電算化》知識點:數據透視表的插入2018-12-19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決算2018-12-18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所得稅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基礎》知識點:利潤分配2018-12-03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知識串講:預算組織程序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