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現代物流概論》第二章考點


第二章 物流系統及其構成
一、物流系統
1、物流系統: 由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組成的,稱為物流子系統。 物流系統的輸入: 各個環節所消耗的勞務、設備、材料、能源、資金等。 處理轉化: 設施設備、業務活動、信息處理、管理工作。 輸出: 物流服務(時間效用、空間效用)。 限制或制約 :資源、能源限制,資金與生產能力限制;價格影響,需求變化;倉庫容量;裝卸運輸能力;政策變化 反饋: 輸出結果返回給輸入,進行調整。
2、系統設計六要素: 1、P商品種類、品目2、Q商品數量3、R商品流向4、S服務水平5、T時間6、C物流成本。
3、物流系統化目標(5S): 1、服務性:無缺貨、無貨損丟失等現象,且費用低。2、快捷性:按指定地點和時間迅速送到。3、有效利用面積和空間:發展立體化設施和有關物流機械,求得空間有效利用。4、規模適當化:物流設施集中與分散問題是否適當,機械化與自動化如何合理利用。5、庫存控制:按需求變化對庫存進行控制。
二、倉庫的功能、倉儲合理化:
(一)倉庫的功能:1、儲存和保管功能2、調節供需功能3、調節運輸能力功能4、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
(二)倉儲合理化: 1、實行 ABC 管理2、科學的庫存管理控制;3、運用預測技術
三、裝卸搬運
1、裝卸搬運: 指同一地域范圍內進行的,以改變貨物的存放狀態和空間位置為主要內容和目的的活動。 包括: 堆放、拆垛、分揀、配貨、搬運、移送、其它:貼標簽、拴卡片、分裝等。
2、裝卸搬運意義: 1、在物流轉換中起承上啟下聯結作用2、在物流成本中占重要地位3、是提高物流系統效率關鍵。
3、裝卸搬運作業合理化的原則: 1、省力化原則2、消除無效搬運3、提高搬運靈活性4、合理利用機械5、保持物流的均衡順暢 6、集裝單元化原則 7、人性化原則; 8、提高綜合效果。
★★★三、配送的概念及特點,配送的種類
1、配送的概念: 指在經濟合理區域范圍內,根據用戶要求,對物品進行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并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物流活動。
2、配送的特點: 1、從物流據點至用戶一種送貨形式(2)是運輸與其他活動共同構成的組合體 (3) 是以供給者送貨到戶式的服務性供應,是一種 “ 門到門 ” 的服務 (4) 是完全按用戶要求所進行的運送,是 “ 配 ” 和 “ 送 ” 的有機結合形式。 配送 處于 “ 二次運輸 ” 、 “ 末端輸送 ” 地位,與運輸比更直接面向并靠近用戶。
3、配送的分類
1、按配送的組織者分類: 企業內部配送、企業之間的配送、企業對消費者的配送。
2、按配送時間及數量分類 : 定時配送(日配)、準時配送、定量配送、、定時定線路配送、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目的 :①為了降低費用;②為了車輛滿載,避免交叉、重復、迂回和空駛;③為了減少配送網點,節約設施費用支出;④為了減輕交通擁擠和廢氣公害,保護環境。)
四、物流信息的組成與分類
(1)按管理層次分類:分為戰略管理信息、戰術管理信息、知識管理信息、操作管理信息。
(2)按信息來源分類:分為物流系統內信息和外信息兩類。
★★★五、物流系統分析的概念、作用與特點
1、物流系統分析: 從系統的最優出發,在選定系統目標和準則的基礎上,分析構成系統的各級子系統的功能和相互關系,以及系統同環境的相互影響。 目的 :比較各種替代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得出決策者形成正確判斷所必需的資料和信息,以便獲得最優系統方案。
2、作用: 是系統設計的核心部分,在規劃、設計、實施中 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特別當系統中存在著不確定因素或相互矛盾的因素時更需要通過系統分析來保證,這樣才能避免技術上大量返工和經濟上的重大損失。
3、特點: 以整體為目標、以特定問題為對象、運用定量方法、憑借價值判斷。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