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現代物流概論》第一章考點


第一章 物流基礎知識
一、物流與流通
1、流通:是聯結生產和消費的紐帶, 流通包含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其中資金流是在所有權更迭的交易過程中發生的,可以認為從屬于商流;信息流則從屬于商流和物流,所以流通實際上由商流和物流組成。
2、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現有機結合。
商流: 對象物所有權轉移的活動。 一般稱為貿易或交易。
3、商流與物流的關系: 商流與物流作為流通的組成部分,二者結合才能有效地實現流通。物流是產生商流的物質基礎,商流是物流的先導。兩者相輔相成,密切配合,缺一不可。
★4、 流通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 (1)流通是商品生產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前提條件,是聯接生產與消費的紐帶;(2)流通對生產具有反作用,生產決定流通,生產是流通的物質基礎,流通的狀況制約著生產的規模、范圍和發展速度,(3)流通是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支柱,沒有現代化的流通,就沒有國民經濟的現代化。
5、商物分離原則: 物流不需要受商流的影響,商物分離以獲得最短物流路線,按時保質的送到用戶手上,達到降低物流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作用:是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客觀需要,也是企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二、物流與生產
1、生產系統的組成: 加工活動和物流活動是生產系統的兩大支柱
2、 生產與物流的關系: 沒有加工,生產系統就失去存在的意義;沒有物流,生產系統將會停頓。
3、物流對生產系統的影響: (1)物流為生產的連續性提供了保障。 (2)生產系統必須向物流要效益才能改善自身的發展條件 (3)物流狀況對生產環境和生產秩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三、企業物流合理化的途徑:(1)各種設施在生產空間的合理布置;(2)合理控制庫存;(3)均衡生產:(4)合理配置和使用物流機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統。
四、互聯網時代的物流特點
1、經營全球化; 2、系統網絡化; 3、供應鏈簡約化; 4、企業規模化; 5、服務一體化。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