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知識重點:第13章


第十三章 政府預算
1. 政府預算:具有法律規定和制度保證的、經法定程序審核批準的政府年度財政收支計劃
2. 從技術方面看,政府預算存在兩層含義:1在形式上,政府預算是政府的財政收支計劃2在內容上,政府預算是政府對財政收支的計劃安排、政府預算是政府理財的主導環節和基本環節
3. 從政治方面看,政府預算是重大的政治行為。1政府預算指標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間作出的選擇2政府預算反映了支出上的優先權3政府預算反映了政府準備購買的具體公共物品和服務及其成本
4. 從本質上看,政府預算是國家和政府意志的體現
5. 政府預算從編制、審查批準、執行、調整和決算,都要依照法律規定進行。
6. 政府預算制度最早出現在英國
7. 政府預算的職能:反映政府部門活動或工作狀況、監督政府部門收支運作情況、控制政府部門支出
8. 政府預算的原則:完整性原則、統一性原則、可靠性原則(謹慎性原則)、合法性原則、公開性原則、年度性原則
9. 按預算編制形式分為:單式預算和復式預算;按預算編制依據的內容和方法分為:增量(基數)預算和零基預算;按預算運作時間長短分為:年度預算和多年預算; 按預算收支平衡狀況分為:平衡預算和差額預算;按預算項目是否直接反映經濟效益分為:投入預算、績效預算和規劃項目預算;按預算管理層級分為: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
10. 單式預算是將政府收支匯集編入一個總預算之內,形成一個收支項目安排對照表
11. 復式預算是將預算年度內的全部財政收支按收入來源和支出性質,分別編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預算,形成兩個和兩個以上的收支對照表。
12. 復式預算一般由經常預算和資本預算組成。經常預算主要以稅收收入為來源,以行政事業項目為支出對象;資本預算是主要以國債為收入來源,以經濟建設項目為支出對象。
13. 投入預算是指用來控制各項支出用途和金額的預算。
14. 預算管理職權是指政府預算方針政策、預算管理法律法規的制定權、解釋權和修訂權,政府預算、決算的編制和審批權,預算執行和監督權等。
15. 立法機關的預算管理職權:1(1)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職權2各級人民政府的預算管理權3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的預算管理職權4各級政府業務主管部門的預算管理權5各單位的預算管理權
16. 公共財政預算亦即一般預算,是指政府憑借國家政治權利,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籌集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維持國家性這個只能正常運轉、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17.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既包括用于滿足政府日常行政事業活動及保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發展科學、衛生、教育等各項事業開支需要的收入,也包括用于滿足政府投資性支出需要的收入,主要包括稅收收入和非稅收收入。
18. 政府性基金預算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文件規定,為支持特定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業發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征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19. 政府性基金支出是按照專款專用原則,與基金預算收入一一對應。
20. 政府性基金預算的管理原則是以收定支,專款專用,結余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21.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國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國有資本收益,并對所得收益進行分配二發生的各項收支預算,是政府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22.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核心是調整國家與國有企業之間分配關系,是實現國有資本經營管理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
23.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編制原則:統籌兼顧、適度集中;相對獨立、相互銜接;分級編制、逐步實施
24.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收支范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主要包括從國家出資企業取得的利潤、股利、股息和國有產權(股權)轉讓收入、清算收入等,主要支出用于對中藥企業補充資本金和彌補一些國有企業的改革成本等。
25. 社會保障預算是指政府通過社會保險繳費、政府公共預算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專項用于社會保障支出的收支預算。
26. 社會保障基金預算遵循的原則:1依法建立、規范統一2統籌編制、明確責任3專項基金、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或挪作他用4相對獨立、有機銜接5收支平衡、留有結余
27. 社會保障基金預算編制范圍:按險種分別編制,包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
28. 社會保障基金預算編制方法:科學、規范的方法,提高預算編制的預見性、準確性、完整性、科學性
29. 社會保障基金預算編報和審批: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預算草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匯總編制,財政部審核后,由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向國務院報告
30. 政府預算制度:是財政運行的基本規則,是有關政府預算活動的各種法規制度,是納稅人及其國家權力機關控制財政活動的機制。
31. 政府預算制度是財政制度的核心,是財政賴以存在的基礎,是國家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32. 預算編制制度:1建立部門預算制度2將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
33. 部門預算是指政府依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及其履行職能需要,由基層單位開始編制,逐級上報、審核、匯總,經財政部門審核后提交立法機關依法批準的涵蓋部門各項收支的年度財政收支計劃。
34. 部門預算制度是國家財政預算管理的基本形式
35. 部門收入預算編制采用標準收入預算法。
36. 部門支出預算編制采用零基預算法。
37. 支部預算包括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
38. 部門預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編制方式,編制程序采用“兩上兩下”的編制方式。
39. 建立部門預算制度的重要意義:1.2.3.4.
40. 將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1.2.3.
41. 預算執行制度:1.建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2.實行政府采購制度;
42. 建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意義:1,加強了預算執行過程的監督控制2,提高了預算執行管理的透明度3,加強了財政宏觀調控能力
43. 構建我國公共財政框架的關鍵性和基礎性環節是進行:以建立部門預算制度、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實行政府采購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政府預算制度改革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