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級電算化 預習輔導:第四章(3)


四、預算收入與預算支出$lesson$
(一)預算收入。《預算法》規(guī)定的預算收入形式主要包括:
1.稅收收入。是國家預算收入的最主要的部分。
2.依照規(guī)定應上繳的國有資產收益。例如依法應當上繳的國有資產投資產生的股息收入、國有資產的有償轉讓、出讓的收益等。
3.專項收入。即為了滿足某種專門需要而有權收取的部門籌集的有專項用途的資金。例如鐵道專項收入、征收排污費專項收入、電力建設基金專項收入。
4.其他收入。包括規(guī)費收入、罰沒收入等
(二)預算支出。預算支出形式主要包括:
1.經濟建設支出,是預算支出的最主要部分。
2.教育、科學、文化、衛(wèi)生、體育等事業(yè)發(fā)展支出。
3.國家管理費用支出。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行政管理費支出。
4.國防支出。包括國防費、國防科研事業(yè)費、民兵建設費等。
5.各項補貼支出。包括糧油補貼、農業(yè)生產資料價差補貼等。
6.其他支出。包括對外援助支出、財政貼息支出、國家物資儲備支出、少數民族地區(qū)補助費等。
五、預算組織程序
(一)預算的編制
預算的編制,是指國家制定取得和分配使用預算資金的年度計劃的活動。是一種基礎性的程序。這一階段編制的預算實際上是預算草案。因此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國家預算。
1.預算年度
我國采取的是公歷年制,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預算草案的編制依據
政府編制年度預算草案的依據:
(1)法律、法規(guī)
(2)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財政中長期計劃以及有關的財政經濟政策
(3)本級政府的預算管理職權和財政管理體制確定的預算收支范圍
(4)上一年度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本年度預算收支變化因素
(5)上級政府對編制本年度預算草案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