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檢驗技士考試輔導:非發酵菌概述
更新時間:2011-07-26 14:57:56
來源:|0
瀏覽
收藏


檢驗技士/技師/主管技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初級檢驗技士考試輔導:非發酵菌概述 $lesson$
概述
非發酵菌主要是指一群不發酵或不分解糖類的革蘭陰性無芽孢需氧桿菌。目前,包括13個屬,主要有假單胞菌屬、不動桿菌屬、產堿桿菌屬、莫拉菌屬、黃桿菌屬等,大多為條件致病菌。
對非發酵菌的鑒定,必須首先進行種屬間的鑒定,再進行種間的鑒定。
實驗室鑒定方法:
1、培養溫度:多數非發酵菌適宜生存于自然界,培養溫度以30℃為宜。有的更適宜生長于室溫(18-22℃)。故常規標本應縣培養于35-37℃,再培養于30℃或室溫。
2、動力與鞭毛:由于非發酵菌大部分為專性需氧菌,在半固體培養基上觀察動力不明顯,因細菌在瓊脂表面生長,底層穿刺生長不良或不生長,故非發酵菌的鑒定中,細菌是否具有鞭毛及鞭毛的特點有重要的診斷意義。觀察非發酵菌的動力以30℃或室溫12-24小時培養物懸滴法為準。有時需借助鞭毛染色予以鑒定。
3、氧化酶試驗:非發酵菌中除不動桿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及個別假單胞菌外,氧化酶試驗均為陽性。氧化酶試驗是鑒定非發酵菌的重要試驗。
4、氧化-發酵(O-F)試驗:本試驗是確定非發酵菌與發酵菌以及測定發酵菌是否利用糖的基本試驗。非發酵菌對葡萄糖的代謝特點是氧化型產生微量酸。O-F培養基只含0.2%蛋白胨,1%的糖和指示劑溴麝香草酚藍。檢測時接種細菌于2管O-F培養基,在第一管培養基的表面加蓋一層無菌液體石蠟或無菌溶解凡士林(稱閉管),另一管則不加(稱開管)。經培養后,開管產酸,閉管不變,表示細菌氧化利用糖類,如開管和閉管都產酸,表示細菌都發酵分解糖類;若兩管都無變化,表示細菌不能利用糖類。根據細菌在此培養基中生長情況與結果,可區別細菌為氧化型或發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