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管理與法規:城市土地規模經營的經濟分析


城市土地規模經營的經濟分析
依據城市的特點,一個城市的規模經濟優勢主要表現在其勞動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集中程度和所處區位的優勢上,以及各企業之間的關聯程度上。因此,城市的規模經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集聚經濟與集聚經濟效益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所謂集聚經濟,指的是空間意義的規模經濟,即區域規模經濟。區域的范圍可以是一個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內部的某一個分區,如商業金融區、工業區、居民區、科技園區、大學區、行政區等。區內集聚著相對獨立的生產單位和同類、多類企業,這些相對獨立的經營單位分別進行生產資源的組合與利用,從而形成各自的規模經濟和規模經濟效益,而集聚經濟和聚集經濟效益,則是一區域的整體綜合規模經濟和效益。由于集聚經濟具有著分工協作的功能,從而能產生新的規模經濟效益,所以區域的整體集聚經濟的總體一般應大于區內各組成生產單位和各企業規模經濟效益的相加總和。因此,一般認為集聚經濟原理對分析評價城市土地規模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二)區位經濟與優位經濟效益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區位是制約城市經濟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發展的定位和規模的選址和確定,總是要求在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并不斷吸引人口與資本向原有經濟基礎設施良好的城市聚集,從而體現出集聚經濟效益和優位經濟效益。優位經濟效益的表現形式有以下三種:
1.地理優位效益
2.交通優位效益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3.資源優位效益
(三)外部經濟“內部化”經濟效益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所謂外部經濟“內部化”經濟效益,是指企業內部效率提高,其本身不支付成本,由企業外部的經濟行為所產生。如城市人口多、勞動力素質高、基礎設施比較好,信息手段發達,有利于環境和衛生條件的改善,一般都由社會負擔而不由企業支出費用,從而使企業樂于在城市中集聚。
·2010年土地估價師考試時間:待定
·環球網校2010新版土地估價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2010年課程由老師黑敬祥、任浩明、張守鋒聯合主講.
最新資訊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匯總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6)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5)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4)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3)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2)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復習資料(1)2015-06-04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10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92015-06-03
- 2015年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實務》考點剖析8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