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排放管理員 > 碳排放管理員行業動態 > 科學核算碳排放 助力工業園區綠色發展

科學核算碳排放 助力工業園區綠色發展

更新時間:2023-10-15 08:10:02 來源:中國工業報 瀏覽72收藏36

碳排放管理員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工業園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省級及以上園區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產值一半以上。同時,作為能源消耗活動的聚集地,工業園區貢獻了全國31%左右的碳排放,是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要素。

工業園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省級及以上園區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產值一半以上。同時,作為能源消耗活動的聚集地,工業園區貢獻了全國31%左右的碳排放,是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要素。

近幾年我國工業園區的低碳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總體綠色低碳水平與世界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差距,存在高耗能行業比重偏高、能源結構偏煤等問題,亟需探索低碳轉型發展路徑。此外,科學精準核算碳排放是工業園區摸清家底、科學降碳的重要基石。但目前國內外工業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標準尚處于空白狀態,系統開展工業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方法學需求迫切且意義重大。

日前,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與合作伙伴聯合發布《江蘇省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發展路徑研究報告》(以下簡稱《江蘇園區低碳路徑研究》)和《工業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指南》)。《江蘇園區低碳路徑研究》聚焦全國工業園區數量較多、體量較大的江蘇省,是國內第一份基于30多個具體園區案例的綠色低碳路徑研究報告。 《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指南》探討通過構建科學的工業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方法學體系,助力園區實現低碳轉型發展。

推進江蘇工業園區減煤降碳

截至2020年底,江蘇省共有158家省級以上開發區,貢獻了全省50%的經濟總量。這些工業園區也是能源集中消耗大戶。以《江蘇園區低碳路徑研究》分析的33家江蘇省工業園區為例,規上工業綜合能耗占全省23.4%,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省17.8%。煤炭是江蘇省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

江蘇省工業園區的綠色低碳轉型實踐不僅是本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于長三角乃至全國工業園區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也具有重要的引領和借鑒意義。

據《江蘇園區低碳路徑研究》分析,“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各市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削減途徑仍然是能效提升,其中蘇州等7個市通過能效提升帶來的二氧化碳減排潛力可以完全抵消經濟增長帶來的二氧化碳增量。能源結構調整則更多作為減碳補充手段,在通過能源結構調整的前提下,僅有鹽城等4個市可以完全抵消經濟增長帶來的二氧化碳增量。

《江蘇園區低碳路徑研究》基于江蘇省工業能耗、煤耗及碳排放情況,篩選出江蘇省各地級市重點行業,并識別出江蘇省減煤控碳重點園區(國家級),包括南京、無錫、徐州等地的28個園區。全省工業園區的能源基礎設施,特別是以能源電力為主導產業的園區都是減煤控碳的重點。另外,結合33家樣本園區數據深入分析,識別出了樣本園區主要減煤控碳重點行業,包括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造紙和紙制品業,以及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與各地級市識別出的重點行業基本一致。

《江蘇園區低碳路徑研究》分析了江蘇省工業行業減煤降碳的路徑與潛力,并開展了重點園區綠色低碳發展路徑研究。《江蘇園區低碳路徑研究》建議園區構建“能源—水—土地—環境”等多要素協同的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發展總方略,并按照“以地定產、以產見碳、以碳優產”的原則,統籌建立清潔高效低碳的現代能源體系和智能融合綠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考慮到多數園區受土地和資源限制,針對園區用電方面布局可再生能源難度較大的問題,《江蘇園區低碳路徑研究》建議園區和區內供應鏈龍頭企業積極參加綠電交易,拓寬綠電采購渠道,推廣PPA(電力采購協議)等采購方式幫助企業在降低間接排放的同時鎖定電力價格,降低經營成本。

建立溫室氣體核算方法學

從碳排放核算角度看,工業園區是城市內相對開放的系統,介于城市與行業之間,非獨立統計單元,具有邊界模糊、數據不易獲取、產業鏈共生、價值鏈延伸等特點。目前現有的核算方法體系不適用于工業園區,有必要根據園區特點深入探討,為園區溫室氣體清單核算提供統一的方法體系。

《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指南》對工業園區特征進行梳理,分析了工業園區溫室氣體排放特點與核算難點,按照核算目的識別、核算邊界確定、排放源篩選、活動水平獲取、各領域溫室氣體核算等步驟建立了工業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方法學。

《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指南》根據不同的核算目的,選擇與核算目的相對應的核算邊界(地理邊界/行政邊界/統計邊界/管理邊界等);依據工業園區的主要類型(產業型/產城融合型/靜脈型等),細化工業園區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按照優先級給出不同數據的活動水平獲取方法,并相應給出各個層次的溫室氣體核算方法。

針對目前園區迫切關注的問題,《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指南》提出以下優化建議:統一工業園區溫室氣體核算范圍及領域,結合園區產業聚集的屬性,主要核算能源活動、外調電熱、廢棄物排放等,對于園區中的土地變化和林業、交通運輸等環節可忽略;適時更新區域/省級電網平均碳排放因子;單獨報告消納綠色電力的零碳排放,并嚴格審核綠色電力的存證材料;適當披露工業園區承擔城市基礎設施部分的溫室氣體排放;規范園區溫室氣體排放基礎數據上報制度,并對數據報告格式提出一定要求。

多方協同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近年來,在“雙碳”戰略的引領下,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形勢很好,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存在經濟利益、思想認識等諸多的阻力,單純依靠園區、企業的自覺性存在較大的難度。因此,政府部門應當盡快摸清碳排放底數,進一步明確減碳目標,出臺諸如污染物總量控制等目標明確、舉措有力的政策,將目標分解到各省各市,一直落實到園區、落實到企業。”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劉啟風表示。

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副主任陳臻表示,地方政府發展經濟,怎么讓園區綠電成為招商引資基礎設施的一個要素,意義重大,需要在電價政策上有所突破,建議江蘇等沿海發達地區先帶頭做些最佳實踐范例,特別是在供應鏈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政策法規的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力度。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陳呂軍提出,園區碳排放特點之一是兼具能源供給端和能源消費端,能源基礎設施作為供給端,是園區溫室氣體減排的核心關鍵。他的團隊建立了包括1600多家國家級和省級園區能源基礎設施數據庫,以2014年為基準年,研究發現園區在役的能源基礎設施裝機容量達515GW,占全國該年發電總裝機容量的38%,這些設施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到全國的21%。抓住了能源基礎設施,就抓住了溫室氣體減排的牛鼻子。

隨著全球對碳排放的重視,碳排放管理員前景將更為廣闊。想報考碳排放管理員的考生可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屆時會提醒您碳排放管理員考試時間。如果您還有相關疑問,可以點擊此處了解>>>碳排放管理員報考指南

環球網校為備考碳排放管理員的考生,準備了免費課程,點擊此處免費獲取<<<<<“2023年碳排放管理員零基礎試聽體驗課

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編輯整理的科學核算碳排放 助力工業園區綠色發展相關內容。更多碳排放管理員考試行業動態資料、報考指南等相關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分享到: 編輯:孫晴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碳排放管理員資格查詢

碳排放管理員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碳排放管理員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