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道德》講義(14)


第七章 誠 信
第一節 人在職場――誠信的重要性
一、誠信關系著企業的興衰★
(一)誠信是企業形成持久競爭力的無形資產★
★首先,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必須真實地反映消費者的需要。
★其次,企業的產品必須貨真價實。只有★“貨真價實”才能最大化地滿足消費者的利益。
★最后,企業要認真履行各種承諾和契約
★企業正是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誠信表現來打造自身的持久競爭力,并使誠信成為企業發展的無形資產。
(二)誠信是企業樹立良好形象的需要★
首先,企業形象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企業產品的銷量和市場占有率。
其次,企業形象不僅是語言、文字、符號上的一種形式,更是一個企業產品質量、服務和信譽的象征。
最后,企業的形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它體現在所有員工生產、銷售、服務等每一個環節之中;
體現在企業積極履行對社會承諾的服務項目、商品質量、售后保證的結果之中;
體現在消費者的每一次消費實踐中,消費者可以通過自己親歷的過程體驗和感受得到的。
它是產品質量和服務信譽長期積淀的結果。
(三)誠信是企業組織績效的保證★
企業選人、用人必須要關注誠信品質,將誠信品質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指標。
二、誠信是個人職業生涯的生存力和發展力★
(一)遵守誠信之規是人的社會化的必需
作為社會道德的誠信,是人立足于社會的基礎。★
(二)遵守誠信之規是人們謀得職業的必需
現在很多用人單位都將誠信視為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
(三)遵守誠信之規是人們職業發展的必需
誠信之德是事業發展的促發器。
第二節 把握精髓――誠信的內涵
(一)“誠”與“信”的含義
誠信是一個合成詞。一般而言,“誠”是指真實,不欺騙;“信”是指遵守約定,踐行承諾,由此可知,誠信就是真實無欺,遵守約定和踐行承諾的行為。
★在傳統文化中,“誠”有三層含義:一是指自然萬物的客觀實在性;二是指對“天道”的真實反映;三是指尊重事實和忠實本心的待人對物的態度。綜合上面三層意思,“誠”的基本含義就是尊重客觀實在,真誠待人不虛妄,忠于本心,言行一致,是人們待物做事和待人處世的一種真實無妄的態度和品行。
在傳統文化中,“信”有四層含義,
一是指信實,忠于客觀實情、忠于客觀實情和本心是“信”的本質要求;
二是指交友之道,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三是指安身立命的做人原則,是人之為人的根本;
四是指作為治國方略的“信”,強調取信于民。
在現代漢語中,“信”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信”首先是指一種關系范疇,在人類社會交往中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社會組織之間形成的某種約定或契約關系;其次,是指一種道德意識和行為規范,是對主體責任意識和行為規范的要求;再次,是指一種行為品質,是行為主體自覺、主動履行承諾和約定的實踐活動;最后,信用還是人的品行的實踐效果,是贏得他人信任或失去他人信任的社會心理。
狹義的信用主要指經濟活動中以利益讓渡和償還、增值為互動驅力的約期實踐。
★(二)“誠”與“信”的關系
誠是一切德行的基礎和根本,只有內心真誠才能做到信。
綜上可知,誠信的本質內涵是真實、守諾、信任,即尊重實情、有約必履、有諾必踐、言行一致、贏得信任。★
★二、誠信的特征
(一)通識性
(二)智慧性
(三)止損性
(四)資質性
第三節 踐行規范――誠信的要求
一、尊重事實★
(一)堅持正確原則,不為個人利害關系左右
(二)澄清事實,主持公道
(三)主動擔當,不自保推卸
二、真誠不欺★
(一)誠實勞動,不弄虛作假
★“態度決定高度”,在勞動生產中,態度決定效率。
(二)踏實肯干,不搭便車
搭便車是借用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在這里是指在職業集體中不付出而侵占他人勞動成果的現象。對于企業而言,這種搭便車的行為嚴重地危害著企業整體的效益。職業集體的事業依靠分工、合作進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職責。對于企業而言,如果內部分工不明確,監督不得力,整個企業可能低效運作甚至倒閉。對于個人而言,個人工作不踏實和偷懶耍滑可能失去崗位。
(三)以誠待人,不欺上瞞下★
在職業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必不可少。在工作中,要達到良好的交流效果,就需要人們在交流過程中彼此坦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隱瞞事情,不傳遞虛假信息,實事求是地描述客觀實情。一個企業的業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與員工之間是否配合默契,關系是否融洽,雙方之間的交流是否真誠。
★ 首先,對領導者而言,領導對員工要抱著誠懇的態度與員工們相互配合,平等地交流。在實際運用中,要遵循以下要則:不強制下屬工作;誠懇地對待員工;與下屬相處密切;當下屬工作出錯時,不一味地處罰下屬,而是給予有效的指導;關懷下屬的成功;遵守與下屬之間的約定;尊重下屬的自尊心;從下屬的立場考慮問題;平等待人,不輕視下屬。
★其次,對員工而言,要誠實勞動,出工出力;向領導匯報工作的真實狀況,不做表面文章;反映自己的真實需求和觀點,不陽奉陰違。
★最后,員工之間要以誠相待,在公開、公正的競爭中尊重自己、同事和對手,切忌相互攻擊或相互貶損。建立相互信賴的同事關系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不說同事壞話;同事間不存誤會;彼此看重對方;不隨便批評同事的言行;不造他人的謠言;同事問不分派系;同事間可進行辯論,但不留下后遺癥;經常彼此商量;開誠布公地相處。
三、講求信用★
(一)擇業信用
(二)崗位責任信用★
崗位責任信用是對已經進入某一個行業和就職于某一崗位的員工的道德要求,也是誠信原則的具體化。崗位責任信用對員工的要求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首先,要求上崗人員忠于職守。其次,要求員工要嚴格遵守職業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最后,要求員工要有誠信的工作態度。
崗位責任信用對管理者而言,要求管理者以信用為本,用信用贏得員工的認可和信任,以形成強大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促進企業的發展。日本松下幸之助說,“領導者的信用是一種強大的無形力量,也是一種無形的財富。”
(三)離職信用
現代社會,由于個人發展的需要和人才流動的需要,人們離職再選崗位的行為已成為一種常見的職業生活現象。它必然涉及到離職信用的問題。離職信用對離職人員有三個方面的具體要求:
首先,不能隨意離職,必須履行就職時與單位或公司簽訂的履職時間合同。
其次,遵守單位離職申請的規定。
再次,離職前后,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考慮就職單位的工作和需要。遵守離職信用是每個職業人應該遵守的職業本分。
現在,一些地區的企業建立了人才誠信聯盟,將每個從業人員的誠信度以檔案的形式記錄于網上,以便用人單位隨時查詢。這對誠信原則的實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四、信譽至上★
(一)理智信任
(二)積淀個人信譽
(三)維護職業集體的榮譽
更多信息請訪問:人力資源管理師頻道首頁
最新資訊
- 2025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考試重點2025-09-25
- 2025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考試重點:四級備考核心內容梳理2025-09-24
- 202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筆記:助力高效復習的關鍵內容整理2025-09-18
- 2025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重點:核心概念與原理的全面總結2025-09-17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知識,助力考生高效備考2025-09-16
- 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科普: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系統梳理與解讀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涵蓋高頻考點2025-09-10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9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