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第七章簡答題易考點


第七章
1.報酬是指員工從企業那里得到的作為個人貢獻回報的他認為有價值的各種東西。
2..內在報酬:通常是指員工由工作本身所得到的心理滿足和心理收益,如決策的參與、工作的自主權、個人的發展、活動的多元化和挑戰性的工作等。
3..外在報酬:通常指員工所得到的各種貨幣收入和實物。
4.薪酬:則是指員工從企業那里得到的各種直接的和間接的經濟收入,簡單地說,它相當于報酬體系中的財務報酬部分。在企業中,員工的薪酬一般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基本薪酬;激勵性薪酬;間接性薪酬。
5.薪酬管理:就是指企業在發展戰略和經營規劃的指導下,綜合考慮企業內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確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結構和薪酬形式,并進行薪酬調整和薪酬控制的整個過程。
6.薪酬結構:就是指一個企業的組織機構中各項工作的相對價值及其對應的實付薪酬之間保持著什么樣的關系。也就是說,根據工作評價得到了各崗位之間的相對價值,將其轉換成具體的薪酬數額,明確各崗位的相對價值與實付薪酬對應的數值關系。
7.激勵薪酬:是指以員工、團隊或者企業的績效為依據而支付給員工個人的薪酬,即這種薪酬直接與員工的工作成果掛鉤,隨其實際工作績效的變化而上下浮動,變動性強,同時與績效緊密聯系在一起,對員工的激勵性也更強。
8.利潤分享計劃:是指對代表企業績效的某種指標(通常是利潤指標)進行衡量,并以衡量的結果為依據來對員工支付薪酬。
9.收益分享計劃:是企業提供的一種與員工分享因生產率提高、成本節約和質量提高等而帶來的收益的績效獎勵模式。
10員工福利:是指企業內的所有間接報酬,包括帶薪休假、員工保險、退休計劃、教育津貼和房屋貸款等。
11.工作評價:是通過一定的方法來確定企業內部工作與工作之間的相對價值。具體來說,工作評價就是在工作說明書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按照一定的客觀標準,從工作崗位的工作環境、勞動強度、承擔責任、所需資格條件等因素出發,對工作崗位進行系統的衡量、評價的過程。
12.職位分類法:又稱職位歸級法,是對職位排序法的改進。它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礎上,采用一定的科學方法,按崗位的工作性質、特征、難易程度、工作責任大小和人員必備的資格條件,對企業全部(或規定范圍內)崗位所進行的多層次劃分,即先確定等級結構,然后再根據工作內容對工作崗位進行分類。
13.要素計點法:是目前國內外最廣泛應用的一種定量化工作評價方法。要素計點法首先選擇薪酬要素,并為這些薪酬要素建立起一個結構化的量表。老師委員會根據這個評定量表對崗位在各個要素上進行評價,得出崗位在各個要素上的分值,并匯總成總的點數;再根據總點數所處崗位級別點數區間,確定崗位的級別。
最新資訊
- 2025年人力資源管理簡答題:常考知識點與規范答題模板2025-09-16
- 2025年人力資源管理試題:多級別多題型綜合練習題庫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題目與答案:覆蓋多題型備考練習資料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試題,多題型綜合練習題庫2025-09-10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試題(附在線題庫)2025-09-08
- 2025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試題2025-09-08
- 2025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試題2025-09-05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試題2025-09-01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試題2025-08-29
- 2025年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題及答案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