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操作是一名心理咨詢師所必須掌握的技能,是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實操課頻道小編特別整理了“心理咨詢師實務操作:精神分析療法5個治療期”這篇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
精神分析療法的治療過程可分為導入期、退行期、移情期、抵抗期、洞察期。
第一,導入期。導入期最重要的是傾聽患者的話。患者所說的啰啰嗦嗦有關身體癥狀的敘述或沒有歸納的話都要不加批判地聽完,并對患者想要說的事情產生共鳴,對患者本身抓不住中心的問題要慎重地進行歸納(明確化)。這樣一來,由于熱情而周到地關心患者,就會使他產生好像是從理想的母親那里進行心靈的授乳一樣的感覺,從而密切醫患之間的關系。
第二,退行期。當患者進入這樣的可以放心狀態時,他就會對治療者產生信賴感,認為跟著這個人也許真能治好病的這一希望高漲起來。如果患者開始感到治療者是可以作為信賴的依靠對象的話,那么此時只是執拗地訴說身體癥狀的事就會完全地潛藏起來,逐漸地談到和父母的心理糾葛(如“父母不十分地愛我”,“誰也沒有真正地理解我”),以及自我同一性不安(如“自我是不存在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好”)等。像這樣的患者已沉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之中的情況,叫做“退行”。
第三,移情期。退行開始后,不久患者就會將在治療開始前對過去的對象(如父母等)的不合理情感轉向眼前的治療者。這就是“移情”。在移情期,要把和父母之間產生的糾葛在與治療者之間也會出現這件事,用現在、這里的感覺向患者指出。但這樣的解釋往往引起患者的強烈反抗。因此在開始進行轉移解釋時,常常會出現如“無論哪個時候也不好”,“希望教給我怎么做能治好”等這樣明顯的向不利于把病治好的方向轉移,或者用“大夫努力為我治病,但一點也不見效,真對不起”,這樣的潛伏性的陰性轉移治療者開始為逆移情的感情而煩惱。
所謂逆移情,就是指治療者對于患者所顯示的陽性以及陰性轉移的反應。如果患者朝向陰性轉移時,治療者就容易陷入不安或恐怖或憤怒并且討厭等陰性逆轉移之中,常常導致治療關系的停滯或惡化。
移情期是精神分析療法的“最高峰”,無論對患者還是對治療者都是最痛苦的時期為了越過它,治療者自身要接受其他分析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不斷加深對自己的分析是極其重要的。
第四,抵抗期。轉移解釋再進一步進行時,患者就開始顯示出種種的抵抗。此時是強烈希望“從病痛中解脫出來”,“盡快地把病治好”,這時患者潛意識地感到治療者在這之前的治療孕育著某種危險,于是開始訴說:“即使治也治不好”,“現在再開始想辦法也晚了”,“自己已經沒希望了”等等,通過沉默、否認或采取各種行為(如對會面的失約、企圖服藥自殺)等潛意識地妨礙治療的進展。
這個時期叫抵抗期。 在這個時期中,治療者必須堅韌不拔地堅持對患者的抵抗和轉移進行耐心解釋,直到打消患者潛意識的抵抗,主動地進行自我洞察為止。
第五,洞察期。患者反復想方設法地抵抗,治療者就要通過解釋反復進行說服勸導,不久患者開始慢慢地接受治療者的解釋,于是抵抗逐漸緩解。這樣,患者的自我就會變成一個迅速成長的自我。患者這時對以前壓抑著的內容和否認的事情也變得能夠全面地去認識和體驗。例如,從前是把周圍世界作為非常可怕的迫害自己的環境來認識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覺,是自己不知不覺地錯誤理解世界上的疾病現象引起的。再者,患者已經消除了過去認為自身是“骯臟的”、“可怕的”概念。意識到只有“真實的自我”才是最寶貴的和惟一重要的,因此就沒有必要在心身疾病這一被扭曲的世界中扮演“假冒的自我”。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實操課頻道為您提供的心理咨詢師實務操作:精神分析療法5個治療期”的全部內容,更多相關實操案例、方法等內容點擊下方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