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心理咨詢實操技能案例:小學生情緒問題之不合群

來源:環球網校 發布時間:2019-09-16 16:31:31 點擊量: 分享:

心理實操案例是我們對于心理實操治療技術進行了解和學習的重要途徑,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實操課頻道小編特別整理了“心理咨詢實操技能案例:小學生情緒問題之不合群”這篇備考資料,希望能夠讓大家對心理治療的學習有所幫助。

小明的智力發育和學習十分正常,課間同學們都到室外活動去了,可他卻一個人坐在教室里發呆。他不愿和同學們一起玩,漸漸對周圍的環境沒了興趣,對周圍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說他是個“不合群”的同學。

[分析]

不合群的情況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生對與人交往根本就不感興趣或因為焦慮、擔憂等原因而不能與人交朋友,稱為交往退縮,是一種比較典型的交往心理障礙;另一種是學生不被同伴所喜愛,與他人交往時遭到了拒絕。不合群的原因是多種的,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

1.嬰兒早期與同伴隔絕導致以后的適應問題。曾有研究表明,嬰兒從出生后半年即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同伴社交行為,16~18個月是嬰兒交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有的孩子由于在嬰兒早期缺乏這種必要的同伴交往,有可能導致不合群。

2.由于身邊沒有同齡伙伴和朋友,在家里主要同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與能給自己保護和支持的成年人很好相處(如教師),而不會處理與同齡人的關系。

3.家長的過分保護,不讓孩子與其他“壞孩子”來往,怕孩子受欺負,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或是急躁、自我控制能力差,或是膽小、懦弱,均不受同伴的歡迎。

4.曾在交往中遇到過挫折,失去信心,不愿交往。如有的孩子可能在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因尿褲子而遭到同伴們的哄笑,于是就產生逃避集體場面的心理和行為。

5.個性原因。有些孩子由于種種原因,形成了呆板、不愛活動的性格,因此不容易與大家交朋友。

6.患有兒童孤獨癥、精神分裂癥的兒童對交往根本不感興趣,也易引發其他心理問題。

[方法]

對于不合群的兒童,首先做的應該是查找原因,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確定不同的矯治重點。問題比較嚴重的兒童應建議尋求專家的幫助。

1.區分不合群的兒童究竟是受到忽視還是遭到拒絕。對于遭到拒絕的兒童,給予交往技巧和原則上的指導;對于受到忽視的同學,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心,查找原因。要區別這兩種情況,可利用提名測驗,讓每個同學寫出班上三個最想交往和三個最不想交往的同學,那些兩種情況都未被提名的往往就是被忽視的兒童,教師也往往忽視他們,應對他們實施行為改變計劃。

2.行為強化法。鼓勵兒童主動交往,教師給予相應的強化,如表揚、注意等,同時爭取得到家庭的幫助。

3.認知重建法。交往障礙常常源于不正確的自我評價,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樹立信心,有正確的自我評價。

4.教學一指導技術包括指導、提供榜樣、練習、強化等環節。如教會兒童問問題、提建議,給他們提供交往技能較高的同伴做榜樣,再給予同伴的支持和幫助。

5.交往能力訓練。

6.多組織集體活動,創造交往的機會。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實操課頻道為您提供的“心理咨詢實操技能案例:小學生情緒問題之不合群”的全部內容,更多相關實操案例、方法等內容點擊下方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

課程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