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操作是一名心理咨詢師所必須掌握的技能,是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實操課頻道小編特別整理了“心理咨詢師實務操作:催眠中的環境設置”這篇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
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的環境。這二者對于催眠施術來講同樣重要。
自然環境
相對說來,實施催眠術時對環境的要求相對"苛刻"。也許你會看到在人聲鼎沸、刺激眾多的會堂里、舞臺上,催眠師照樣可以進行催眠表演,而且很成功。其實,那些受術者已經是久經催眠、極易進入催眠狀態的人了。而在一般的實際運用中,尤其是首次做催眠的人,在那樣環境下根本無法進入催眠。具體說來,對環境的要求有這么幾條需要特別重視。
催眠室的布置要簡潔,盡可能減少無關刺激物。我們說,實施催眠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是受術者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換言之,受術者要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貫注于催眠師所指定的對象,方能進入催眠狀態。人類注意的規律在心理學中已得到充分揭示:那些新穎的、變化的、相對強度較大的刺激物能夠吸引人們的無意注意,這是自然生成的現象,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如此。由此可知,多余的無關刺激物若是比較新異、有變化、相對強度又比較大的,就容易分散受術者的注意,使得受術者難以進入催眠狀態。一般說來,要求催眠室中只放置一張床,一兩把椅子,一張桌子,一只花瓶,如此就足夠了。此外,墻上最好不要有任何裝飾物。
催眠室里的光線也不宜太亮。事實證明,昏暗的光線對于誘導受術者進入催眠狀態最有利。如果是白天施術的話,要拉上窗簾,從而使得室內的光線暗淡柔和;如果是在晚上施術,最好用綠色或藍色的燈,因為綠色或藍色會給人帶來寧靜、舒適、安詳的感覺,有利于暗示誘導的順利進行。而紅色、黃色和橘黃色則顯得刺激量過大,會使人情緒激動不安、焦躁不已,不利于進行暗示誘導。
室內的溫度要適宜。催眠室內的溫度如若過冷、過熱,都會使人的注意力轉移,發生分心現象。筆者曾對一受術者實施催眠術,久久沒能使之進入催眠狀態。后來受術者報告說,感到太冷,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到暗示語的誘導上去。后來改變環境條件,才見到效果。此外,也不要突然開動空調或電扇,這個突然的溫差刺激(包括響聲)可能會使已經進入催眠狀態或將要進入催眠狀態的受術者清醒過來。
聲音對催眠的效果也有影響。一般說來,催眠室以安靜為宜,在門上應掛上"請勿敲門、多謝合作"的牌子。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聲音還可以起到加強催眠效果的作用。例如,電動機的轉動聲,節拍器的聲音等等,都可以起到輔助催眠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為單調、重復的刺激有利于大腦皮層進入抑制狀態。但是,如果這些聲音是突然的、斷續的、無規律的,那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了。
人的環境
以上描述了自然環境或人工自然環境對催眠施術的影響問題。其實,相對于自然環境或人工自然環境,人的環境有時顯得更為重要。所以,催眠室里,應謝絕一切閑雜人員。對于初次接受催眠術的人來說,最好不要有什么參觀人員,即使是受術者的家屬也不要在里面。在西方和日本,催眠室里都是催眠師與受術者一對一。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以有一助手在催眠室里為好。其原因是,有第三人在場可消除受術者(尤其是異性受術者)的緊張心理。另外,由于催眠術在中國還遠遠沒有普及,有第三人在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為什么在催眠室里的人要少,而且家屬一般謝絕入內?有位富有經驗的催眠大師對此有精辟的見解。他認為,催眠術主要是用于治療一些心理疾病的。而心理疾病的一些致病或誘發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人際關系問題,并且很大的可能是來自于與之有密切關系的家庭成員。如果這樣的話,家人的在場會使受術者感到疑慮重重,戒備心理油然而生,有意無意地保持高度的警戒水平,生怕在催眠狀態中說出一些隱藏得很深的話(很可能就是致病原因),在這種狀態下,要想把受術者導入催眠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實操課頻道為您提供的“心理咨詢師實務操作:催眠中的環境設置”的全部內容,更多相關心理咨詢師實務操作案例、方法等內容點擊下方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