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操是我們對于心理實操治療技術進行了解和學習的重要途徑,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實操課頻道小編特別整理了“心理咨詢師實操:當壓力過大時 要學會及時化解”,希望能夠讓大家對心理治療的學習有所幫助。
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在現代生活中每個人都對壓力有所體驗。高效率、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盡可能多的事情于是很少有時間讓家人和自己娛樂一下,放松一下。然而,如果不懂得化解心中的壓力,那么,我們每個人一定會始終被壓在重重的“大山”之下甚至找不到喘息的機會。
正確認識壓力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沒有壓力擠不出石油”。有一些壓力是正常的,必需的。比如一個習慣于緊張工作的人,一旦讓其脫離了那種緊張的環境,恐怕就會感到不適應,會覺得無聊,甚至非?鄲。但長期養尊處優、沒有壓力感的人實際上很難經受環境的考驗,這會消磨意志,加速肌體的衰退。因此,對于來自正常情況下的壓力并不需要害怕、全面排除。但是凡事應當有個尺度,如果遭遇的是太大的壓力、太重的心理負擔,當然要想辦法減輕了。
不要苛求自己
正確認識、評價自己是促使個性良性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有合理的評價和預期。不能人云亦云,不要被周圍的議論所左右。
不做完美主義的俘虜
有些人做事喜歡理想化,力求最好,力求面面俱到,往往以最順利最完美的狀態為標準,并希望永遠保持這種完美狀態。但現實與他們的愿望經常相違,結果會陷入理想主義與現實的矛盾之中。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有些時候“差不多”的原則還是可取的。只要目標基本達到,沒達到的接下來繼續努力,這樣會大大減少來自你自身的壓力。
給自己留個心靈空間
不要總是為別人活著。完全、徹底地為別人活著,固然是一種很崇高的境界,長久以往便會失去自我,這樣的狀態會讓人感到壓抑、透不過氣來。要在自己心靈深處給自己留塊“自留地”。不忙時悄悄檢查,反省一下,看自己是否既盡到了職責,又享受了生活。如果這兩者存在不足,就要進行調理,達到和諧統一。
將助人為樂進行到底
有一個成語叫“助人為樂”將這詞用在保持心理衛生健康、減少心理壓力方面非常適合。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能夠充分體會到自信心、滿足感、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可體現自我價值。有了助人的心態,就會相應地減少自私自利、斤斤計較等不良情緒,幫助了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調整思路 重新評價別人
這是指對別人或客觀事物而言。當需求與可能之間發生矛盾時必然要有所取舍。若事與愿違就要重新進行評價,不能期望值太高更不能盲目追求速度急躁從事。只要不是原則問題,當別人達不到你的要求時可適當降低標準。待心平氣和時再思考,不要鉆牛角尖,不要把別人的錯誤背在自己的身上,不要生悶氣,生閑氣。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實操課頻道為您提供的“心理咨詢師實操:當壓力過大時 要學會及時化解”的全部內容,更多相關實操案例、方法等內容點擊下方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