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素質教育應突出人文精神


中醫文化素質教育應突出人文精神
□ 崔應珉 劉明 河南中醫學院中醫理論與臨床應用研究所
目前大學生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人文精神尤其是關于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知識和民族文化精神相當薄弱。對中醫院校的大學生來講,無論是從學科本身的特點來說,還是從人文素質培養的角度來看,都亟待在觀念的深層領域里重建起中國傳統文化的框架。加強中醫藥專業人才的文化素質教育,已在許多中醫藥院校引起了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各高校因為條件不同,規模各異,加之學生在校時間有限,要全面完成文化素質教育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從中醫藥專業的實際出發,我們認為,對中醫藥專業人才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的關鍵應圍繞著人文精神的培養來進行。
人文精神對學生成長的意義
人文精神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已經充分顯示了科技的兩重性,僅僅依靠科技已經不能解決人類面臨的許多問題,必須要有既具備高新技術知識又具有崇高思想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和推進科技的高速發展。這兩者之間關系密切,不可偏廢。文化屬于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盡管它受經濟基礎的制約和影響,但其本身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對獨立性。傳統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的經典價值觀,值得當代大學生吸收和借鑒。尤其對醫學院校的學生來說,仁心仁術指的不就是正在學習的醫術和必須要具備的醫德嗎?
人文精神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情趣
文學是社會生活形象的反映,是作家對現實藝術掌握的最好成果。優秀作品對人心產生的震撼作用是任何枯燥乏味的教條教育所不能比擬的,而作品之所以具有震撼的作用在于其所蘊含的美學魅力。作為高層次的專業人才應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通過自己對美的創造而影響社會,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文藝復興時期涌現出來的無數藝術杰作,與人文精神的大力發掘關系密切。
人文社會科學能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
對于專業學習和研究來說,科學的思維方法尤其重要。掌握了這把金鑰匙,就能開啟科學世界的大門,盡早進入科學研究的領地,而人文社會科學正是孕育、陶冶、培養思維素質的重要方法。中醫學是一門多個學科交叉、滲透、融合的科學,奠定其基礎的《黃帝內經》就集醫學、易學、天文、儒家和道家思想于一體。完善而獨特的理論體系、靈活而科學的辨證方法,都牢牢地植根于中國古代的哲學觀、思維模式和傳統文化,中醫學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二者息息相關,相輔相成。因此學習傳統文化與發展中醫學,二者相得益彰。
人文科學知識可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目前單純的專業教育和應試教育是有缺陷的,培養的人才往往囿于微觀領域,缺乏從宏觀領域把握的能力。知識的積累是能力擴展的基礎,要培養大學生的多種能力,關鍵在于學習多種知識。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完善中醫藥人才的知識結構。知識的廣博,一方面可以對本專業的學習起開闊思路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為工作的轉換和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總之,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對于中醫藥專業人才來說,其意義和價值遠不止于知識本身,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完善其知識結構,培養其思維方法,促使他們在認識、觀念、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能健康發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進而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人文科學教育的方法途徑
課堂教學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陣地
從高等院校的特點來看,課堂教學是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包括三個方面,其一,適當增加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在教學總學時中的比例,多開設以中國古代文、史、哲為主的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選修課,甚至把一些重要的課程作為必修的基礎課,形成人文精神教育的課程體系。其二,在中醫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也要結合教學內容的實際,講出深藏在傳統醫學中的傳統文化的底蘊。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學生去領悟和發掘傳統醫學的精髓和本質。其三,堅持既教書又育人的教育宗旨,要求上課的每一位教師把進步的科學的觀念和正確的認識問題的方法論以及堂堂的浩然正氣通過字里行間傳導給學生,影響熏陶和感染感化學生。
人文知識講座是有效途徑
人文知識學術講座有不受學時限制,無考試壓力,自由聽講的特點,比較符合大學生的思維和性格特征。而且,講座的內容經主講人的精心裁剪,主題鮮明,知識集中,并伴有演講的激情,在一定的空間內使學生容易產生共鳴,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受其感染的學生,又能將自己的感受輻射到同宿舍、同班級、同校園甚至在外校的同鄉同學當中。既然人文知識學術講座具有如此巨大的效應,那么,我們就應該注意圍繞中醫專業這個中心,開展相關的系列專題講座,真正把人文知識講座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二課堂。
校園文化是人文精神教育的良好環境
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周圍環境的耳濡目染。實踐證明,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具有濃厚人文氛圍的校園文化,是達到人文精神教育之目標的良好環境和有效途徑。學校舉辦一些諸如文化節、藝術節、讀書會、文化沙龍、詩會、影視評論等活動,使學生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情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得到升華,責任感、使命感、義務感和勇于奉獻的精神得到強化,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同時,在校園內部建造一些具有文化品位的設施和人文景點,使學生一走進校園就如同進入了文化的殿堂。這樣,課堂教學、人文知識講座和校園文化建設三個環節同時扎扎實實地抓下去,形成人文精神教育的立體框架,對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進行人文素質的教育,對于培養高素質的中醫專業人才必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最新資訊
- 成績公布!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證書,這些高薪職業任你挑選2024-09-16
- 2024年浙江寧波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9
- 2024年湖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3
- 2024年天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結束2024-08-23
- 2024年內蒙古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平穩結束2024-08-22
- 2024年北京考區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實施2024-08-22
- 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哪些福利和補貼2024-08-21
- 2024年浙江湖州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工作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廣東深圳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吉林長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