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小學《教育學》知識考點:兒童身心發展概述
點擊查看: 2014年簽約保過套餐
2014年教師資格報名專題
第三章 教育與個人的發展
第一節 兒童身心發展概述
小學教育的對象是六七歲至十一二歲的兒童。
根到底要看小學教育能不能促進兒童的發展。
一、身心發展的概念
人的發展,是指個體從生到死的變化過程。這個變化既有連續的、漸進的量的變化.又有質的變化;這個過程不是簡單的增長和單純的量變,而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量變到質變,從舊的質到新的質的不斷完善的過程。
人的身心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理的發展,包括身高體重的增加,骨骼構造的變化,神經組織的變化等。二是心理的發展,包括認知和意向兩方面的發展,認知的發展指感知、記憶、思維等方面的發展;意向發展,指需要、興趣、情感、意志等的發展。
二、身心發展的動因
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什么?
(一)內發論
內發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孟子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內發論的代表。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當代生物社會學家威爾遜把“基因復制”看做是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而心理學家格塞爾則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的決定作用。
(二)外鑠論
對于人自身的因素.有的認為是需要改造的,如我國古代性惡論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持這樣的觀點。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外鑠論的一個典型代表是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實踐、把個體積極投入實踐的活動,看做是內因和外因對個體身心發展綜合作用的匯合點,也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直接的、現實的力量。
三、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一)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個體身心的發展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
(二)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三)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四)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之間。
(五)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論壇,或加入環球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QQ群:233874442,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面試不熟怎么辦?2025下半年考教師資格證面試需要注意什么2025-11-14
- 面試備考必看!2025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題目模板2025-11-14
- 教案寫的不好,面試扣分嗎?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如何寫?2025-10-14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2025年下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