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考點復習4.3:我國的教育目的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惠!
第三節 我國的教育目的
一、我國教育目的的表述
(一)新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教育目的
建國以來,我國教育目的的表述經過多次變動。
1957年,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教育要為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各級種類合格人才,所有這些人才,都應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都應該不斷追求新知,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人們經常把這一表述簡稱為“四有、兩愛、兩精神”。
1995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我們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我們要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的提出
一般認為,1993年2月國務院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是政府正式提倡素質教育的開端。該文件中強調中小學教育要“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1999年1月,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再次強調推動素質教育。l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動員全黨和全國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此后,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此文件被稱為是“構建21世紀充滿生機活力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
(二)素質教育的含義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處于基礎地位。為此,要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奠定堅實的人才和知識基礎,為中華民族21世紀的全面振興培養教育一代新人。
最新資訊
- 面試不熟怎么辦?2025下半年考教師資格證面試需要注意什么2025-11-14
- 面試備考必看!2025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題目模板2025-11-14
- 教案寫的不好,面試扣分嗎?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如何寫?2025-10-14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2025年下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