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師資格證考試考點歸納:教育觀


第一節 教育觀
(一)素質教育概述
1.素質教育的內涵
關于素質教育的含義,教育部(原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的同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彼刭|教育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
2.素質教育的特點
(1)全體性
素質教育是面向每一個受教育者、以每一個受教育者為對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個學生,旨在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素質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眾化的教育。它要面向每一位適齡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都在他天賦允許的范圍內充分發展。素質教育的全體性要求學校及教師關心每一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不能因種族、家庭、經濟、智力及教育者主觀好惡等因素的影響,將一部分學生排除在素質教育之外。
堅持素質教育的“全體性”的主要意義在于:第一,保證使接受教育成為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接受教育是每一個兒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權利。第二,保證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絕新文盲的產生,中小學教育應為提高全體人民的基本素質服務,推進國家經濟發展與民主建設。第三,為貫徹社會主義“機會均等”原則,為每個人的繼續發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條件。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未來的合格公民奠定素養基礎。
(2)基礎性
素質教育是一種注重打基礎的教育。正因為素質是反映人的身心發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質,并制約著人的意識、態度和行為,所以素質培養必須從最基本的基礎方面做起。應當指出,素質教育是立足于從本質的方面去影響人、培養人,注重引起人的深層變化、基本特征和品質的形成,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的變化。例如,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的道德認識,而要引導學生完成從知、情、意到信、行的轉化,并將其逐漸固定下來,形成品質,成為學生個人的信念和個性特征。素質教育特別注重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一般能力的掌握與培養,為受教育者素質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堅持素質教育的“基礎性”的主要意義在于:第一,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基本素質,才有可能實現向較高層次的素質或專業素質的遷移。第二,人類蘊含著極大的發展自由度,這就是人的可塑性。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強;反之亦然。第三,從教育控制論的意義上講,教育是一種人為的、優化的控制過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預定目標持續發展。
(3)發展性
素質教育是發展性教育,它不僅注重受教育者現在的一般發展,重視受教育者現在的一般發展對于未來的發展價值和遷移價值,而且重視直接培養受教育者自我發展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學會學習,培養受教育者終生學習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從本質上說,“發展性”符合“變化導向教育觀”的趨勢,即把適應變化、學會變化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從接受教學(教師奉送答案)向“問題解決”(教師引發思考)轉變。教師從鼓勵者、促進者、溝通者、幫助者和咨詢者等角色中發揮作用。
(4)全面性
所謂“全面性”,是指素質教育既要實現功能性的目標,又要體現形成性的要求,通過實現全面發展教育,促進學生個體的最優發展。因為,素質教育應該是完善意義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質的教育。
素質教育中的“全面發展”有兩個方面的具體規定性。第一,針對一個個體來說,它是“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的統一;第二,針對班級、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群體而言,它是“共同發展”和“差別發展”的協調。全面發展既要講共同性,又要講個別性,它決不排斥有重點地發展個人的特殊方面,允許在一個群體中各個體之間有差別地得到發展。全面發展實際上就是“最優發展”。
(5)未來性
所謂“未來性”是指素質教育立足于未來社會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學目標或就業需求。一般來說,教育具有較強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總是在努力使年輕一代學會老一代的思維、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們在批評現代學校教育體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時候,往往批評它是根據“昨天”的需要而設計的。素質教育就是要改變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標是使年輕一代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二)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
1.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1)著眼于民族素質的提高
這是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一個民族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其發展的潛力及其所能達到的高度。素質教育旨在通過對受教育者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從而提高其綜合素養和生存技能,進而促進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只有整個民族的綜合素養提高了,才能實現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繁榮富強。
(2)著眼于可持續發展
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后備力量,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只有通過素質教育把學生教育好,讓他們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才能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提供后續力量,從而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3)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的提高
學校必須貫徹落實教育方針,把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目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21世紀新經濟時代的需要以及社會進步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學生只有德才兼備,綜合發展,才能適應這種多元化的需求。
(4)著眼于學生的主動發展、創新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缺乏創新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創新教育對我國21世紀的發展至關重要。素質教育必須把創新教育和基礎知識教育結合起來,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5)著重于在教師引導下,實現學生主動、活潑的發展,以實現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素質教育不但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要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興趣愛好,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學科專業知識,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個性特長,為學生個人能力的充分發揮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實現人人都能盡其才。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