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心理學考試重點:學習的基本理論(2)
3.聯結學習理論
(1)桑代克的嘗試一錯誤說
桑代克是現代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他把學習定義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聯結是通過試誤形成的。嘗試一錯誤學習的基本規律是效果律、練習律和準備律。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2)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
斯金納把有機體反應之后出現的、能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稱為強化。強化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斯金納認為,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強化物是指能夠提高反應概率的刺激物。強化(物)有正強化(物)與負強化(物)之分。呈現能提高反應概率的刺激的過程即正強化,所呈現的刺激即正強化物。取消厭惡性刺激以提高反應概率的過程即負強化,厭惡性刺激即負強化物。
“程序教學與機器教學”是該理論在教育領域中的最有代表性的應用之一。
4.認知學習理論
(1)苛勒的完形一頓悟說
苛勒認為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學習的實質是在主體內部構造完形。完形是一種心理結構,它是在機能上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整體結構,是對事物的關系的認知。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完形一頓悟學說作為最早的一個認知性學習理論,肯定了主體的能動作用,強調心理具有一種組織的功能,把學習視為個體主動構造完形的過程,強調觀察、頓悟和理解等認知功能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嘗試一錯誤和頓悟在人類學習中均極為常見,它們是兩種不同方式、不同階段或不同水平的學習類型。
(2)布魯納的認識一結構學習論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他的教學觀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與基本態度。布魯納把學科的基本結構作為教學的中心。
(3)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奧蘇伯爾曾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把學習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又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結構的關系把學習分為機械學習與意義學習,并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意義學習的實質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意義學習的產生既受學習材料本身性質(客觀條件)的影響,也受學習者自身因素(主觀條件)的影響。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面試不熟怎么辦?2025下半年考教師資格證面試需要注意什么2025-11-14
- 面試備考必看!2025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題目模板2025-11-14
- 教案寫的不好,面試扣分嗎?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如何寫?2025-10-14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2025年下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