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學 講義:德育原則途徑和方法(1)


一、德育原剡
(一)德育原則的概念
(二)我國中學德育的基本原則
德育原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時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1.導向性原則
它是指在進行德育時,以正確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為導向,指導學生形成發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則。貫徹這一原則,要求教育者做到:
(1)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2)把德育的理想性與現實性結合起來。
(3)學校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我國現行的方針政策、工作總任務和德育總目標的要求。
2.正面教育原則
它是指在進行德育時,教育者以說理疏導的方式,來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則。
(1)堅持正面說理,疏導思想,以理服人。
(2)樹立先進典型,利用榜樣教育引導學生進步。
(3)以表揚、鼓勵為主、批評、處罰為輔。
(4)正面教育要與紀律約束結合起來。
3.知行統一原則
它是指在進行德育時,把提高道德認識與培養道德實踐能力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和諧發展的德育原則。
(1)聯系實際,講清理論。
(2)組織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去分析、評價、解決實踐中的德育問題。
(3)教育學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統一。
4.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
它是指在進行德育時,把尊重、信任、愛護學生與合理、嚴格的要求相結合的德育原則。
(1)要尊重、信賴、愛護學生。
(2)要根據學校德育任務和學生現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確具體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
(3)把尊重愛護學生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
5.因材施教原則
它是指在進行德育時,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實際出發,根據其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確定德育內容,選用德育方法和形式來進行針對性教育的德育原則。
(1)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身心發展的年齡特點,承認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過程性和差異性。
(2)要根據學生個人特點和品德現實水平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
(3)要從學生的實際思想狀況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德育。
6.教育的一致性與連續性的原則
它是指在進行德育時,使各種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地對學生施加統一的、系統連貫的教育影響的德育原則。
(1)校內各方面的教育影響要協調一致。
(2)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
(3)要加強德育的計劃性。
教師資格證說課指導匯總 普通話范文精選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