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個人的發展講義(2)


第四節 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的特殊任務
一、少年期的年齡特征與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一)少年期的年齡特征
13歲-15歲,急劇的身體和心理變化,被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是人生過程中由單純對外部生動形象的世界的探究到關注內部精神世界的變化的轉折時期。
特征:身心狀態的巨變、內心世界的發現、自我意識的覺醒、精神獨立的加強
(二)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幫助少年起飛”――尊重、支持和引導少年獨立的要求,豐富少年的內心世界,使其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和理想自我。
身心發展方面:保健和青春期教育
認知方面: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
情感和意識方面: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體驗
自我能力方面: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掌握評價自我的多維標準
二、青年期的年齡特征與高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一)青年期的年齡特征
16歲-18歲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未來”是青年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形成了對外部世界和自己內部世界的較清晰和較深入的認識,在兩種世界間建起了具有個人發展意義的橋梁。
(二)高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學習負擔重,體質急劇增強,學校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自我調節生活和心理狀態的能力。此外,要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認清時代要求、個人命運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確定遠大又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找到實現個人抱負的現實道路。
真題解析:
1、兒童身心發展有高速發展期,某一時期特別迅速而其他階段相對平穩,這一現象體現了兒童身心發展的( A )特征。
A、不平衡性 B、順序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2、心理學家提出了發展的關鍵時期或最佳時期的概念,其依據是身心發展的( C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解析: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統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發展不平衡。
3、個體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 D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階段性
解析:個體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某一階段的變化總是由量變到質變,從而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