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心理學復習之教學設計(3)


(二)講授內容應同學生已有認知結構適應
在言語講授中要避免機械學習,關鍵在于傳授的新命題、新概念要同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相銜接,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要有用來同化新知的相關知識。例如,學習概念“地形”,認識它是“具有共同形狀和結構成分的陸地表面”這一本質屬性時,如果學生沒有建立“陸地表面”這一地形的概念,那么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地形”,必然造成機械學習。采(三)脫稿講授
捷克的一位研究者專門研究了采取宣讀講稿(讀)和脫稿發言(講)兩種口頭傳播方式的特點和效果,結果發現,講的方式比讀的方式詞語的數量增加了約50%,減少了名詞,增加了動詞,雖然更冗余些,單位時間內的信息量相對少一些,但是增加了局部信息,具有描述性、戲劇化的成分,節奏從容、自由,而且可以輔以情感(姿態、表情),因此適合于聽者的感受和接收。僅從記憶效果看,通過講的方式,人們約記住材料的33%;而通過讀的方式,人們大約只記住材料的10%。這說明,從總體上看,講的方式要優于讀的方式。
取言語講授教學,直接呈現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意義的理解
強調在課堂上脫稿講授,還因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觀察學生的表情、動作上,以及根據學生的這些反應,調整自己的教學步子。
(四)講究言語表達的技巧
人們的知覺效果不僅依賴于由感覺器官傳給大腦的信號,而且依賴于感知者內心的期待和關注。期待之,則感受之;否則,會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講究言語表達的技能,旨在喚起學生對講授內容的期待和關注。
教師的言語講授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清晰準確,使學生聽得清。
●簡潔明白,使學生聽得懂。
●鮮明生動,使學生聽得有趣。
(五)講究體態語言的運用
教師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勢、身體姿態、服飾等等體態語言同一般語言符號一樣,可以作為信息傳遞的媒介,具有不可忽視的信息溝通作用。
(六)教給學生有效聽講的方法
教師講授的效果有賴于學生聽的方式。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