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小學教育心理學筆記第三章(1)
第一節 記憶的概述
識記:
1、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事物的反映。
2、記憶包括識記、保持、回憶三個基本環節。從信息加工論的觀點看,識記就是信息的加工;保持就是信息的儲存;回憶就是信息的提取和輸出。
3、記憶的種類
(1)根據記憶的內容,把記憶分為:形象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語詞—邏輯記憶。
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2)根據記憶保持時間的長短,把記憶分為:瞬時記憶(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瞬時記憶持續的時間是0.25—2秒。短時記憶持續的時間不超過一分鐘,短時記憶的容量為7 2組塊。長時記憶持續的時間一分鐘以上,直至終生。這三中記憶是相互聯系的: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它所留下的痕跡就是瞬時記憶;如果加以注意就轉入短時記憶;如果加以復述,就轉入長時記憶。
4、表象是保持在記憶中的客觀事物的形象。它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表象是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的橋梁。
5、識記:是把所需信息輸入頭腦的過程。
6、識記的種類
(1)按識記時有無明確的目的性和自覺性,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2)按識記是否建立在理解基礎上,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
意義識記:是指對材料進行理解的情況下,根據材料的內在聯系,運用有關經驗進行的識記。
意義識記的效果優于機械識記。機械識記的基本條件是反復感知,意義識記的基本條件是理解。
7、遺忘:是對識記過的東西不能再認和回憶,或是錯誤的再認和回憶。
8、從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中可看出遺忘規律是: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呈現“先快后慢”的趨勢。
9、回憶:是人腦對經驗的提取過程。它有兩種水平:再認和回憶。
領會:
遺忘的原因:
關于遺忘的原因,至今心理學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目前,主要存在兩種假設性的學說。(一)衰退說。遺忘是記憶痕跡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的結果。
(二)干擾說。遺忘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擾所致。干擾說最明顯的證據是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現象。先學習材料對回憶后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叫前攝抑制,后學習材料對回憶先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叫倒攝抑制。
最新資訊
- 面試不熟怎么辦?2025下半年考教師資格證面試需要注意什么2025-11-14
- 面試備考必看!2025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題目模板2025-11-14
- 教案寫的不好,面試扣分嗎?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如何寫?2025-10-14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2025年下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