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師資格考試易混淆知識點解析


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考試時間:11月2日(星期六),想及時掌握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屆時會以短信形式及時通知您!
一、懲罰還是負強化
懲罰也是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所謂懲罰,是指通過呈現厭惡刺激或撤消愉快刺激,來降低某種行為發生的頻率。相對于正強化和負強化,懲罰和負強化更容易混淆,而且二者還常常在辨析題中出現,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比如:一個孩子出現打人行為,因此父母規定他一個月不準吃肯德基,這種做法屬于懲罰。父母通過呈現厭惡刺激——一個月不準吃肯德基,來減少孩子打人行為發生的頻率,這種做法屬于懲罰。同樣是這個例子,我們如果換個說法,“一個孩子慢慢地改正了打人的行為,父母取消了一個月不準他吃肯德基的規定”,這時父母的做法屬于負強化。
區分負強化和懲罰,可以從手段和結果兩方面來分析。負強化是通過撤消厭惡刺激增加預期行為發生的概率,懲罰是施加厭惡刺激(取消愉快刺激)減少行為發生的概率。考生如果能區分二者的不同之處,在遇到此類題目時,就不容易失分。
二、正強化與負強化
強化原理是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的重要內容。強化是指當一種行為發生之后,緊接著呈現一個強化刺激時,這種行為發生的頻率就會就增加。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指在環境中呈現一個愉快的刺激,使得行為頻率增加;負強化是指通過擺脫掉一個厭惡刺激來增加某種行為發生的頻率。從正強化和負強化的概念可以看出,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加行為發生的概率,只不過正強化是呈現一個愉快刺激,而負強化是擺脫一個厭惡刺激。
比如:某同學在老師的積極鼓勵下,學習成績得到很大提高。該教師采用的手段是正強化。這是因為教師通過向學生呈現愉快刺激——積極鼓勵,使行為發生的頻率增加——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可見,教師采用的是正強化。再比如,由于一個學生進步明顯,老師取消了對他的處分,這屬于負強化。老師撤消厭惡刺激——取消對學生的處分,從而使得行為發生的頻率增加——學生學習進步。因此,老師的做法屬于負強化。
綜上,我們進行選擇時要看其給予的是愉悅的刺激還是擺脫掉厭惡的刺激,以此來決定是正強化還是負強化。
三、功能固著與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是指堅持使用原有已證明有效的方法解決新問題的心理傾向;功能固著則是人們在知覺一個物體時,傾向于只從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認識它。
思維定勢強調的是方法、思路的遷移,比較抽象、概括。例如,一個桌子有4個角,砍去1個角,一般人會認為還剩三個角,其實還有四個角;而功能固著則是物體的具體功能,比較具體。比如,叉子一般用來吃面,很少有人想到它還可以用來切水果。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為您整理的2019年教師資格考試易混淆知識點解析,點擊下面按鈕免費下載更多精品備考資料。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