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考點:幼兒社會教育的意義和方法


知識點:幼兒社會教育的意義和方法
一、意義
社會領域是幼兒園課程的一個重要領域,社會領域教育對幼兒人格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隨著現(xiàn)代意義上的幼兒園教育的誕生和發(fā)展而逐步發(fā)展。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是以發(fā)展幼兒的情感和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fā)幼兒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其實質是做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
二、方法
1.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與幼兒及幼兒之間圍繞某個問題進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語言交流是其核心的表現(xiàn)形式。它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教師和幼兒之間及幼兒和幼兒之間的相互提問、對答。談話法在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的使用,有助于幼兒和教師之間分享思想和情感,也有助于幼兒形成一些正確的觀念。教師的引導在談話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引導幼兒進入談話的話題,并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問,使談話圍繞教育活動的目標進行。話題可以是教師引起的,也可以說幼兒提出的,但任何話題一定要蘊涵社會教育的目標,并具有可談性,即談話能夠深入下去。一般來說,話題與幼兒生活的關系越密切,就越具有可談性。談話可以在全班進行,也可以在小組中進行。可根據(jù)需要靈活組織。
2.實踐練習法
這是一種通過真實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養(yǎng)幼兒的基本社會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進幼兒的相關知識,激發(fā)幼兒的社會情感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動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讓幼兒練習、實踐,以形成和鞏固或改變幼兒基本的社會行為。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實踐練習法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生活活動本身。它蘊涵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有時它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不同的生活事件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有不同的價值。選擇對幼兒具有興趣和挑戰(zhàn)性的生活活動與實踐練習法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社會行為的實踐練習是一個從熟悉到熟練的連續(xù)不斷的過程,對某些社會行為的練習將延續(xù)人的終身。
3.表演法
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的引導幼兒通過神態(tài)動作、語言及表情去體驗、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為,從而達到社會性-情感發(fā)展的目的。一般應有明確的主題,主題可以是幼兒商定的,也可以是教師和幼兒共同確定的。幼兒可根據(jù)這個主題自行確定或在教師的幫助下確定相應的角色。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表演總是指向特點的發(fā)展目標。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和幼兒行為、感情發(fā)展的實際情況,確定表演的主題和相應的角色,并為幼兒表演創(chuàng)設或引導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為幼兒的表演提供相關的材料。一般幼兒表演的主題來自現(xiàn)實生活事件或藝術作品(文學作品、電視等)。對幼兒現(xiàn)實生活的關注,有助于表演主題的豐富和生動,也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表演欲望。
4.討論法
討論法是指教師和幼兒圍繞某個論題進行的思想碰撞或思想發(fā)散。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討論有兩種性質,一是價值沖突型的討論,如誰對誰錯等;二是多種求解可能型的,如我們如何幫助班上有聽力障礙的小朋友。這兩種討論的相同之處都有一個討論過程。討論法的前提是有一個可討論的論題,這個論題要么是存在價值沖突,要么是有潛在的眾多可能性。不然討論難以展開和維持。有時,討論變成了一般的談話,主要原因就是論題不適宜于討論,不具有討論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論題,而只是談話的話題。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作用是引導,而不是指導。教師參與幼兒的討論,應少問。多說,即表達個人見解,以此引發(fā)幼兒表達個人見解,應在平等討論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
5.調查法
教師引導和啟發(fā)幼兒針對社會環(huán)境、社會事物及社會現(xiàn)象的相關問題,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收集相關資料,并對材料進行思考、分析,從而發(fā)現(xiàn)社會現(xiàn)象存在的狀態(tài),或是社會問題的原因,或是社會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幼兒社會教育中的調查法,主要是解決“是怎樣的”和“為什么是這樣的”等問題。因此,調查法是以問題為先導的。幼兒通過調查,對社會生活有了感性的和較為具體的認識。因此。調查法是幼兒社會教育的重要方法。幼兒參與的調查不同于成人的調查。一方面在于調查的內容是淺顯的、易于發(fā)現(xiàn)的、與生活直接相關的,蘊涵的關系應該是較為明了的。另一方面是調查手段以視覺感性的手段為主,看、問、聽等是調查的重要方式。
6.講解法
講解法是向幼兒說明一些簡單的、基本的知識和道理,讓幼兒了解規(guī)則及其意義,使幼兒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實,知道判斷事物的基本標準,即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應該怎樣做和為什么要這樣做。講解法不是幼兒社會學習唯一的方法,但是一種重要的方法。教師對幼兒的講解不一定是全班的講解,還應該包括小組的和個別的講解。講解法的使用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依靠幼兒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難把握事實、道理或規(guī)則的本質,或幼兒自己的探索和思考達成目的的時間代價過高。教師的講解有助于降低幼兒理解的難度,或使幼兒真正掌握相關的內容。教師無視幼兒能力的過于深奧的講解以及不顧幼兒興趣的過于重復的講解不利于幼兒的社會學習。講解不是從道理到道理,而是經(jīng)常需要例證。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講解應該是感性的、生動的、具體的,關注幼兒興趣和已有經(jīng)驗的。
7.參觀法
社會領域中的參觀法是指幼兒進入一定的現(xiàn)實社會場景,通過多種感官,感知社會現(xiàn)象的狀況。社會領域的觀察法主要是針對一個或兩個社會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深入的觀察,以視覺為主要渠道。即根據(jù)社會領域教育的目的與任務,組織幼兒在園內或園外的場所,讓幼兒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xiàn)象的觀察、思考而獲得新的社會知識與社會規(guī)范的教育方法。它能使幼兒教育活動與幼兒實際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通過身臨其境,耳聞目睹,接觸社會,接受教育。參觀法的運用必須服從教育目的,根據(jù)教育的要求進行。參觀前教師的準備工作是根據(jù)教育目的和要求確定參觀的地點、對象和進行的步驟,制定好參觀的計劃。參觀時要指導幼兒圍繞參觀目的進行觀察感知。參觀結束后,教師要幫助幼兒對參觀內容作小結,使幼兒對參觀內容有概括性的了解。
環(huán)球網(wǎng)校友情提示:以上內容是環(huán)球網(wǎng)校教師資格頻道為您整理的2019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考點:幼兒社會教育的意義和方法,點擊下面按鈕免費下載更多精品備考資料。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guī)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fā)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