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面試教案模板:《修改圖形》


【摘要】教案是教師必不可少的教學技能,教師資格證面試、考編制都需要寫教案,小編特整理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修改圖形》,希望能助廣大考生一臂之力!
一、教材分析
《修改圖形》是畫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畫線、畫多邊行、涂色等操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以“環保”為主線,利用“橡皮”、“裁剪”、“放大鏡”等畫圖工具來美化圖像,讓學生樂學、愛學,在輕松的學習中掌握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根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讓學生熟悉和掌握“橡皮”、“裁剪”工具修改圖形的方法。
⑵了解“放大鏡”工具的作用,掌握其操作方法。
2.能力目標:
⑴培養學生如何獲取信息、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精益求精的好習慣;滲透環保意識。
4.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協同合作的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修改圖形的幾種方法,使用修改工具時要注意設置的背景色與畫圖內的背景顏色是否一致。
難點:學會用“選定”“裁剪”工具選定區域以及對不封閉區域的涂色。
二、教法和學法分析
(一)教法
信息技術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因而,本課主要采用了“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教學方法。
因課程本身的特點,采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已經接受過的美術和信息技術教育,利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設置一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工具,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發展能力。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創造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平臺,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提高課堂的主動性,有趣性,以及它的戰斗力與生命力。
(二)學法
這堂課的學法是“分析體驗──接受任務──合作探究──綜合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發展能力,訓練思維。
(三)教學媒體
深藍易思多媒體電子教室,flash課件,需要修改的圖片等。
三、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提示課題
展示課件:我們身邊有一些很漂亮的房子,被一些人在墻壁上亂涂亂畫或者對著墻壁踢足球,慢慢地房子上就出現了許多污點,使得原本很漂亮的房子失去了原來的風采。
提出問題:除去污點的方法和步驟。
新課引入:為了美化圖片、美化環境,今天我們就來當一回美容師,還一個美麗、整潔的環境。
提示課題:圖形的修改。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缺憾,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想學、樂學。
(二)提出任務,激發興趣
【任務】擁有很多污點的圖片,應該怎么樣把污點去掉?
由于以前學過初步的橡皮擦除知識,學生自然會知道使用橡皮工具。可污點這么大,擦起來肯定要花很多時間,讓學生思考,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方法。
1.教師講解
用課件演示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
(1)選中“選定”工具。
(2)在污點外拖動出需要去除圖形多余部分的一個長方形區域。
(3)單擊“右鍵”菜單中的“清除選定區域(L)”命令。
(4)用“噴涂”工具涂色。
第二種方法:
(1)選中“裁剪”工具。
(2)在污點外拖動出需要去除圖形多余部分的一個不規則的區域。
(3)單擊“右鍵”菜單中的“清除選定區域(L)”命令。
(4)用“噴涂”工具涂色。
將操作步驟用課件有條理地向學生交待清楚,對培養學生良好、規范的操作習慣是相當有用的,同時也體現了課件應有的實用價值。
2.合作探究
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合作之前提出要求:
(1)個人依靠老師提供的學習步驟探究三分鐘。
(2)兩分鐘后,需要幫助的同學舉手。
(3)會了的同學當小老師,去幫助舉手的同學。
3.學生匯報交流
說說你是選擇了哪一種方法,為什么選擇它,讓同桌每人選用一種方法操作,比比誰快。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可以知道根據不同的圖形選擇合適的方法。
4.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歸納總結
為了能讓學生系統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點,把“橡皮”、“選定”、“裁剪”三種工具在使用的異同點制作成表格,用課件的形式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小組協作是新課程所提倡的一種方法,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與自主學習存在著矛盾。比如:有的同學雖然不會,但是他不希望馬上有人來教他,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技能或知識。所以我先讓學生探究幾分鐘,需要幫助再請教別人。
(三)設置懸念
1.教師演示
屏幕廣播教師擦除污點,擦除之前,先使背景色和畫圖區的背景顏色一致。學生會驚訝于教師不需要涂色就可以修改圖形。
本環節通過設置認知上的沖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繼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我在擦除之前使背景色和畫圖區的背景顏色一致,于是他們通過觀察就解決了問題。如果沒有同學找出辦法,我將再演示一遍,同時提醒他們仔細觀察,培養他們仔細觀察的習慣。
2.討論
讓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并說說先使背景色和畫圖區的背景顏色一致的好處。讓他們從心理需要,把先使背景色和畫圖區的背景顏色一致的知識融入到他們的行動中。
(四)練習鞏固、體驗樂趣
提供給學生多個需要擦除污點的圖片,自己選擇喜歡的方法(橡皮、選定、 裁剪)進行修改。
(五)學習放大鏡工具
1.創設情境,設置懸疑
污點消失了,可云云發現還是有同學在墻上亂畫,為了能夠很好的提醒大家,于是他做了一個四色圓形標志,可他在涂上顏色時,卻發現怎么涂都只能涂出三種顏色,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在教彩色世界時,學生就知道如果不封閉圖形填充顏色就會外溢。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說有地方沒封閉。由于圖形太小,學生就會想到用放大鏡工具。
2. 用放大鏡工具來修改圖形
(1)小組合作探究
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問題情景,并逐步創設認知沖突,引導學生形成新的學習需求,使學生不斷帶著問題解決的欲望,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將新舊知識經驗形成整體一貫的知識體系。
(2)匯報總結
匯報方法,學生總結得出步驟。
(六)設計環保標志并評價
如果你是云云,會用什么環保標志來提醒大家?
1.小組交流,個人獨立完成
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學會使用技術,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運用技術進行創作,感受信息文化。
2.完成后評價交流
A.在小組中對作品進行自評,說一說自己為什么這么做,然后進行互評,講一講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組員根據你認為合理的意見進行修改。組長組織推薦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
B.教師對作品充分肯定,同學們設計的環保標志都很優秀。
(七)歸納總結,體驗成功
拿著你設計的環保標志,你會對在墻邊玩耍的同學說些什么呢?整合語文學科。讓學生進行語言交際的訓練。
這一課你學會了什么,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將如何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把學會的知識通用到生活中去,與生活經驗相聯系,體現了信息技術的實用性。
智能題庫免費下載:

編輯推薦:
2017下半年中小學、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