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科目考點:我國小學教育開展素質教育的方法



【摘要】全方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相關考點內容詳見下面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誠意整理的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科目考點:我國小學教育開展素質教育的方法。
點擊查看: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科目考點內容匯總
第一章 職業理念
第一節 教育觀
命題點:在我國小學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具體方法
我國目前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從“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把教學目的的實現,落實到每一堂學科課程,乃至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把教學目的落實到每學科的每一節課堂里,乃至教學的每個環節,是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的最基本要求。我們現行的課堂教學,不可說沒有教學目的,也不能說背離了教學目標,但在教學目的要求的先進性、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等方面,在教學目標實現和具體操作等方面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現行的課堂教學,對知識教學、思維開發、能力培養有比較明確而又全面的目標體系,但重在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重在對思維品質的培養,重在對一般學習能力和特殊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對科學的歷史與發展、科學與真善美、科學與社會、科學與生活、科學與個人等方面認識的科學觀的教育;科學與政治、科學與經濟、科技興國和科學意識教育;追求科學、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正確對待名利,善于與人合作、有高度責任心等科學態度教育;客觀精神、實證精神等科學精神教育;謙虛謹慎、嚴格求實、吃苦耐勞、不斷進取、求異創新的科學作風教育,也要有具體的要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動機的培養,學習需求的滿足,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態度的端正等也要滲透到教學目標要求中,要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一堂課乃至每一個環節中,這不單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對教育發展的要求。
(二)構建緊密與生活、生產實際和社會發展相聯系的學科內容體系
素質教育要通過學科教育來實現,首要取決于教學內容。構建緊密與生活、生產實際和社會發展相聯系的學科內容體系是最為追切、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過去的教材的學科內容過多地考慮學科內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過分地追求學科體系的系統性和嚴謹性,卻忽視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忽視了科學與人、科學與社會、科學與生活之間廣泛而又緊密的聯系。針對以往教材內容出現的各種缺陷,新的國家課程改革意見明確指出,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是:以鄧小平教育理論特別是“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論述為指導方針,全面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機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新課程內容體系著力強調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文明衛生的習慣,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根據基礎教育的任務、教育基本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考慮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質,結合各門課程特點,滲透對學生思想品質、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方面的要求。
當前我國的中小學教學過程中,就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數學教學內容相對陳舊、落后;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獨立學習等學習方式的熏陶;相對地忽視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過分地對書本知識和運算、推理技能的關注,而對學生的態度、情感關注較少。因此建立旨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數學課程內容體系,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新的國家數學課程改革明確指出,數學教育要從以獲得知識為首要目標轉變為首先關注人的發展,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再有,自然科學學科與能源和交通、環境和保護,人口與優生優育,營養和健康,資源和生態平衡等諸多因素都有著直接關系,都是極其豐富的面向社會和生活的教學內容。
(三)全方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
這是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的新世紀教育對課堂教學提出的首要任務和核心課題。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力,沒有從根本上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不能真正讓所有學生參與教學,不教學生如何學習,這是對影響教學質量較深層次問題的有力揭示。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科目考點:我國小學教育開展素質教育的方法》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摘要】全方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相關考點內容詳見下面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誠意整理的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科目考點:我國小學教育開展素質教育的方法。
點擊查看: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科目考點內容匯總
當前,一些學校的老師和家長都熱衷于學生的升學率,嘴上實行教學改革,實際上依然實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把書本知識強制性的灌輸給學生,給學生添加作業、補習功課等等。學生的書包重,心理負擔也隨之增加。這樣的學習環境導致學生精神沮喪、內心失望,最后導致行為逆反。還有一些上進心強的學生,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學習非常用功,整天“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即使是節假日也是閉門讀書,可是每次考試成績卻總是一般。甚至還被其他同學嘲笑為“書呆子”。這樣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會變得沉默寡言,離群索居,成了真的“書呆子”。這樣的情況之所以出現,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科學地理解和掌握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也就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科學研究表明:在腦疲勞狀態下,大腦血管收縮,血液粘稠不暢,供養不足,腦細胞活力下降,這時候人會感到頭腦發脹,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思維等心智活動難以正常發揮,嚴重影響到智力潛能的開發。這樣的學習只能是事倍功半,更不會有良性循環。
更為嚴重的是腦疲勞會誘發學生多種心理疾病,尤其是青少年,經常的腦疲勞,導致失去自信,情緒低落,精神恍惚等心智障礙,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如今國內外的研究都表明,幾乎所有的教學都沒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雖然我國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要多、要難、設計的內容程度要深,我國的教育改革試驗和教學實踐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國的學生不僅能夠達到中小學課程的基本要求,而且還可以學得很好,有些內容還可以提前學,提前教。
目前我國的一些學校仍然存在“差生”,這并不是因為他們有這種“潛能”,而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參與教學的機會少,不能夠平等地像其他學生一樣同教師交往。而相關調查發現,大多數教師比較喜歡和優秀學生、班干部、家庭條件好的學生交往。而在這些老師的思想觀念中,學習差的、調皮的學生就只能坐在教室的后排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漠視。
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雖然“差生”在記憶、注意力、問題解決、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等方面與優等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只要得到教師的有意關懷和科學的教育,這種差距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彌補和消除的。此外,學生的學習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是情感過程、意志過程,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是要讓其端正學習態度,形成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能力。
(四)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我們不僅要在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教師能動性的基礎上實現教與學的統一,還要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體系。教學目標的層次性,教學內容的多元性,教學對象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模式必須多樣化。從微觀上看,可以有知識掌握與傳授模式,技能形成與訓練模式,能力獲得與培養模式,行為規范的認同與示范模式,態度改變與教化模式等等。比如,從內容上,可以有概念教學模式,例題教學模式,思想方法教學模式等等。從宏觀上看,可以有學習——教授模式,發現——指導模式,問題——解決模式等等。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認識教學模式,對實施素質教育來說,有其特殊意義。其一,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促使個體社會化,使學生的思想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使學生的能力適應社會的發展,使學生的行為符合社會規范;其二,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特殊社會活動,它組成一個特殊的社會系統,有其社會學層面,可作社會學分析;其三,教師和學生都是社會成員,雖然進入課堂之后,其角色要發生變化,但作為社會系統的課堂,教師和學生仍將要保持許多原有的社會特性。所以課堂教學要實現學生個體社會化,就要從社會學層面來看待教學,提倡、重視并建立教學的社會學模式。
(五)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作用
我國實施素質教育成敗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目前我國教師的整體水平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距甚遠。教師的素質低下,對教育教學所造成的消極影響十分突出。我們要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最大限度發揮教師的作用,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具體實施如下:
首先,要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可以產生一種強大的內驅力,激勵每一位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教學當中,實現自己的教學追求。新的教育觀念應該包括組織教育的整體觀和整體改革的方法觀。整體觀即正確的人生觀、質量觀,它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是指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而非單一的某一種素質教育。方法觀即方法論,整體改革方法觀就是要求教師要以正確的整體思維觀與正確的整體行為觀,處理改革的“一與多”的關系、局部與局部的關系、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從教育教學的整體出發,認真研究教育課題本體結構在全部教育結構中的結構地位以及結構功能作用,對教育課題進行設計與整體實施,實現最后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推動全面素質教育的實現。
其次,要提高教師師德修養。師德和觀念同樣都對教師的教育行為具有導向作用。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有開拓意識和創造精神等優良品質。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教學能力決定教育工作的成敗,教師的一舉一動不僅僅影響教師自己的工作效果,而且直接影響著學生行為與品格,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還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度的敬業精神、為人師表的工作作風等,要用自身的良好理念、信念、道德品質、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做學生的楷模。
另外還要完善教師在職進修制度,國家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待遇,優化學校管理,以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作用。
以上五個途徑是緊密配合而不是互相孤立的,通過全方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是最重要的一環,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實施全面發展教育和素質教育時要時時刻刻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重要思路。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科目考點:我國小學教育開展素質教育的方法》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