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章第二節考點:教學過程



【摘要】教學工作是由多種因素和多個環節組成的一個復雜系統。關于教學過程考試重點可詳見下面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章第二節考點:教學過程,點擊↑↑↑可收藏此文。
點擊查看: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科目章節考試重點匯總
一、教學過程的概念
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下,學生系統地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過程。
一般來說,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手段四個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對象;教材是教學的內容,教師要教授教材,學生要領會教材的內涵;教學手段是上述三要素相互聯系的橋梁,特別是在現代化教學手段層出不窮的時代,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視。可見,教學過程的四個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二、教學過程的本質
(一)教學過程首先是一種認識過程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教學過程本質上是一種認識過程。學生的認識過程也是從感知到理解,由淺入深、不斷深化的過程。這種認識過程是一個由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復雜過程。人類社會的認識過程是一種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知到完全知、由不精確的知到確切的知的過程。學生的認識活動也遵循這樣的過程。教學過程中,師生正是在傳授、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去認識客觀世界,并同時提高自身的各種能力和素質。因而,教學過程首先是一種認識過程。
(二)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能動地認識世界的過程。學生智力、體力的發展和道德的形成,都離不開對知識的掌握,都要受認識規律的制約。教學過程不等同于一般認識過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表現在:首先,教學是個體認識,不是對人類歷史的總體認識,因此教學過程主要是獲得間接經驗的過程;其次,由于個體知識、經驗的差異性,教學的個體認識往往是不相同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的認識活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認知水平,因此這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然而,教學這個認識活動本身避免了前人的艱難摸索和失敗的過程。教師通過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來認識宏觀世界,這樣可以避免或減少認識過程中的錯誤,少走彎路。因此,教學過程是一條認識的便捷通道。
(三)教學過程也是一個促進身心發展的過程
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過程,更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過程。教學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同時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的目的就是要促進青少年學生德、智、體充分發展,使之成長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知識、發展智能、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因此,促進學生發展也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教學過程是復雜的,但其內部有著本質的內在聯系,即規律性。根據教學過程的規律,組織和管理教學活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
(一)教與學雙邊活動的規律
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雙邊活動。教師教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的過程。教師的教決定著學生的學,學生的學又影響著教師的教,它們互為存在的條件,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二)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從獲取經驗的性質來看,教學過程的重要特點是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個人精力的有限性和外部世界的無限性,使人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獲取直接經驗。間接經驗的書面形式就是書本知識,是經過科學編排,以教科書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生通過書本獲取知識,教學成為學生掌握大量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的高效過程。但是,學習間接經驗不能離開直接經驗,直接經驗應是學生掌握間接經驗的起點。
(三)知識教學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知識教學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反映了教學過程中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的辯證關系。首先,教學具有教育性。教學過程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同時還要形成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因而,知識教學和思想教育是互相滲透、互相促進地處在統一的過程之中的。教學的教育性不僅體現于教學內容之中,還體現于教學工作的所有環節和所有方面。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章第二節考點:教學過程》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摘要】教學工作是由多種因素和多個環節組成的一個復雜系統。關于教學過程考試重點可詳見下面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章第二節考點:教學過程,點擊↑↑↑可收藏此文。
點擊查看: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科目章節考試重點匯總
(四)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教學過程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而且還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增長其智慧。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發展智力又會促進知識的掌握。
四、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及要求
教學工作是由多種因素和多個環節組成的一個復雜系統。從教師教的角度來看,一般包括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與答疑、學業成績的評價等環節。
(一)備課
所謂備課,就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對上課進行計劃安排和設計準備的 工作。備好課是上好課乃至做好整個教學工作的基礎。1.備課的意義2.備課的方法
(1)做好三項工作 一是鉆研教材。二是了解學生。三是選擇教學方法。
(2)寫好三種計劃 一是寫好學期(或學年)教學進度計劃。二是寫好課題(或單元)教學計劃。三是寫好課時教學計劃(教案)。
(二)上課
上課是教師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1.教學目的明確2.教學內容正確3.教學方法得當4.教學組織嚴密6.雙邊活動積極
(三)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
1.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的意義:課外作業就其內容而言,包括各種口頭作業、書面作業和操作作業等。
2.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應注意的問題(1)作業的內容。(2)作業的質和量。(3)對作業的要求。(4)作業的批改和講評。
(四)課外輔導和答疑
課外輔導、答疑的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給學生解答疑難問題,指導學生做好課外作業;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作必要的補充講授;對因病、因事缺席的學生及時補課;給成績優秀的學生作個別輔導,介紹補充參考書,擴大其知識領域;在學習方法上給學生以指導;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的教育。
(五)學業成績的評價
1.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概念
2.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方法:(1)觀察法(2)測驗法(3)調查法(4)自我評價法
3.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方式:考查的方式主要有:
①口頭提問,這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的方法;
②檢查書面作業,這是教師了解和檢查學生學習最常用的方法。通過作業檢查與評分,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質量和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改進教學,學生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更加自覺努力。
③書面測驗,這是一種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小型考試。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章第二節考點:教學過程》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