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能力考點:教育的概述


點擊查看:2016年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能力之學前教育原理考點匯總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質屬性
1.教育的概念
所謂廣義的教育,泛指所有能增長人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增強人的體質,完善人的個性的一切活動。它包括有計劃的和偶然的,有組織的和無組織的,外在的灌輸和自發的感化的總和。
所謂狹義的教育,即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場所,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以使他們的身心朝著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的過程。狹義的教育強調教育活動的組織性、計劃性和專業性,目的就是要促進人的身心發展,有專業的師資和專門的場地,并且有一套系統的教育與教學組織的規范。教育學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學校教育,即狹義的教育。
2.教育的本質屬性
從本質屬性來說,教育就是根據一定社會需要進行的培養人的活動,或者說是培養人的過程。一方面,從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變化來看,教育是發展,是生長,是對生活、環境的適應,是經驗的積累與重新組合,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另一方面,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教育就是向下一代傳遞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建設人才。教育活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動的統一,其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促進受教育者身心的發展。
二、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教育學研究的目的是闡明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揭示教育規律,為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提供理論支持與指導。
教育現象是教育活動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會現象和教育認識現象。教育社會現象是反映教育與社會關系的現象,比如學校布局的調整、教師工資的增長或拖欠、學校管理體制的改革等。教育現象被認識和研究,便成為教育問題。
教育規律是教育內部諸要素之間以及教育與外部諸因素之間內在、本質、必然的聯系。教育內部諸因素是指教師、學生、教材、設備、教學管理等,外部諸因素指人口、政治、經濟、文化等。
三、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教育目的的內涵和層次結構
(1)教育目的的內涵
教育目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或產生怎樣的結果。這種教育目的關系到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的人和具有什么素質的人的根本性問題,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育目的要根據一定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以及人自身發展的需要來確定。
狹義的教育目的是指國家為培養什么樣的人才而確定的質量規格和標準。這種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確定的。它反映了特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依據。
(2)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教育目的由三個層級構成:一是各級各類學校必須遵循的總體要求,即主導性教育目的;二是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要求,即培養目標;三是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各種課程和教學活動的目標,即教學目標。
2.教育目的的功能
(1)教育目的具有導向作用
(2)教育目的具有激勵作用
(3)教育目的具有評價作用
3.不同價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觀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即對教育目的的價值性進行選擇時所具有的傾向性。人們對教育活動的價值選擇,歷來有不同的見解和主張。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問題是教育理論中最為重要的領域。因為價值是教育目的的核心,不同的價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規范著教育活動的目的,引導著教育活動目的考慮和選擇的方向。教育目的觀可分為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文化本位論、生活本位論等幾種類型。
四、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1.教育與政治制度
(1)政治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①政治對教育的領導權和享受權的制約
教育的領導權直接關系到教育為誰服務和怎樣服務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②政治對教育目的的制約和影響
教育目的的制定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對教育提出的要求的集中表現,它直接反映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和需要。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2016年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能力考點:教育的概述》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摘要】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相關教育概述的考點總結可詳見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2016年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能力考點:教育的概述,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時時發布行業最新動態、備考試題資料,歡迎大家關注。
點擊查看:2016年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能力之學前教育原理考點匯總
③政治對教育內容的制約和影響
有什么樣的政治,就有什么樣的教育,這在教育內容上體現得非常具體明確。
④政治對教育制度的制約和影響
在階級社會里,統治階級的利益與要求總是集中地反映在政治制度中,然后通過政治制度對其他制度產生決定性的制約作用。
(2)教育對政治的影響和作用
教育并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政治的制約,它作為一種能動的社會因素,也能對政治產生巨大的影響。在不同社會和不同的歷史時期,教育表現出不同的政治功能,它既可為維護和鞏固某一政治制度服務,也可為推翻某一舊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服務。
2.教育與社會經濟
經濟對教育的制約作用馬克思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直接受制于經濟的發展。
3.教育與人口
(1)人口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人口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口增長速度的快慢、數量的多寡、質量的優劣、遷移和分布等,都同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
(2)教育對人口的影響和作用
①教育是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提高人口質量的重要手段
③教育是使人口的社會結構趨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2016年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能力考點:教育的概述》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