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要點:教師的角色心理


點擊查看:2015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第八章復習要點
一、教師角色的含義
教師角色是指由教師的社會地位決定的,并為社會所期望的行為模式。也即教師角色代表教師個體在社會團體中的地位和身份,同時包含著許多社會期望教師個體應表現的行為模式。
二、教師的心理角色
1.傳道者角色。教師具有傳遞社會傳統道德、正統價值觀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進入現代社會后,雖然道德觀、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但學校、教師的道德觀、價值觀總是代表著居社會主導地位的道德觀、價值觀,并且用這種觀念引導年輕一代。
2.授業解惑者角色。我國唐代的韓愈在《師說》里講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各行各業建設人才的培養者,他們在掌握了人類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技能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精心加工整理,幫助自身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人類幾百年、幾千年積累的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技巧。在學生遇到困惑時,他們能幫助解除困惑。
3.管理者角色。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者,還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者。教師對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包括確定目標、建立班集體、制定和貫徹規章制度、維持班級紀律、組織班級活動、協調人際關系等,并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控制、檢查和評價。
4.示范者角色。教師的言行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夸美紐斯曾很好地解釋了這種角色特點,他說,教師的職務是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學生。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動、為人處世的態度,對學生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5.父母與朋友的角色。教師往往被學生視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低年級的學生傾向于把教師看做是父母的化身,對教師的態度類似于對父母的態度;高年級的學生則往往視教師為朋友,希望得到教師在學習、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導,同時又希望教師是分擔自己快樂與痛苦、幸福與憂愁的朋友。
6.研究者角色。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充滿生命力的、千差萬別的活的個體,傳授的內容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這就決定了教師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而要以一種變化發展的觀點、研究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和各種教育活動,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實踐,不斷發現新的特點和問題,以使自己的工作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并且有所創新。
教師職業的這些角色特點決定了教師職業的重要意義和重大責任。
三、教師職業角色形成的主要條件
1.全面正確認識教師職業
要促進教師角色的形成,首先要使從事教師職業的人在正式成為教師前就對教師職業及相應的角色有一個較為全面而正確的認識。
2.樹立學習榜樣
樹立榜樣有助于新教師形成職業角色,通過榜樣的行為示范,人們能夠掌握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期望,學會在不同情境中從事角色活動,處理角色沖突。
3.積極參與教育實踐
要促進教師角色意識的形成,新教師還要通過自己的教育實踐,使自身的心理需要發生變化。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