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暖背后的“暴漲恐慌” 開發商推手不斷
恐慌性購房再現
年末,各種流言不斷助推樓市價格暴漲的預期。廣州、深圳新房開盤“通宵排隊”購房;北京二手房加價70萬元銷售;南京、上海等地總價地王再現。在年終房地產交易放量、價格微漲的背后,有不少推手制造“恐慌”試圖擾亂市場預期。
近期,各地不斷出現的地王不斷推升明年房價上漲的預期,同時網上也不時傳出一些地方久違的“通宵排隊買房”景象。有部分商業機構宣稱:廣州上周末多個樓盤開盤場面火爆,有樓盤開盤立漲5000元,還有樓盤“連夜排隊購房”。
12月14日,廣州市區某樓盤開盤,一些商業機構迅速在微博和網站貼出所謂“千人排隊”的照片和文字說明,然而當晚參與所謂“千人排隊”的購房者對記者表示,“最多時有兩三百人,但絕沒有上千人,而且很多人看著也不像是去買房的,而是工作人員。”最后還是沒有購房。“我覺得現在開發商就是利用市場恐慌忽悠我們。”
與此同時,網上關于年末二手房業主大幅提價、反價的情況也在不斷出現。此前有報道稱,北京某二手房一夜提價70萬元。記者采訪發現,這一消息已被證偽。記者從廣東中原地產了解到,目前二手房掛牌價格確實比年初出現上漲,但并未出現如2009年大規模反價情況,撕毀合同的情況只是少數。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全國70個主要城市房地產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達到53個,但環比增幅均未超過1%。
業內人士表示,從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量價和土地出讓等指標分析,當前房地產市場確實出現了一些回暖跡象,但并不存在價格大幅反彈的基礎。有一些機構和個人試圖利用這一波量價上漲渲染樓市的緊張空氣,制造無形恐慌。
開發商與購房者的較量
從年初的“以價換量”、年中“平價放量”和年末“保價縮量”,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底氣不斷增強,而與此相對的,隨著開發商銷售任務的完成和資金鏈的不斷好轉,購房者的議價能力相對減弱。
一些標桿房企的銷售人員表示,“銷售任務已經完成,現在主要是調整階段,給明年工作打基礎。”一位知名房地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今年量沖得過大,不利于明年任務的完成。”剛剛在海南參加一個有300多家房地產企業參與的論壇上發現,“多數房地產企業對明年市場預期樂觀,認為‘春天的腳步已經臨近了’”。業內老師表示,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大代表城市出清周期均值降至6.8個月,比年初縮短8個月。這是反映樓市未來供需變化的一個重要信號。
陳晟也表示,部分一線城市的庫存只有不到半年的消化周期,未來供需壓力矛盾仍有可能凸顯。目前不少開發商業績完成度較高、資金充裕,年底前降價可能性不大,這確實擠壓了購房者的議價空間。
不少老師和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當前市場的持續回暖,與年初相比,不少購房者的心態出現了逆轉。有關通過基層銷售和客服人員的實際調查發現,從今年6月開始,購房者對房價下降的預期不斷減弱,目前“觀望等待房價下降”的剛需購房者已經很少了。
如何穩住市場預期
一些老師介紹,經歷了兩年多的房地產調控,調控效果比較明顯,除了限購擠出投機需求,一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的趨勢也初步得到了遏制。
記者采訪發現,由于房地產調控政策“邊際效應”減弱,一些開發商開始蠢蠢欲動,試圖小幅提價試探市場。
廣州購房者馮俊告訴記者,自己前兩天看盤時開發商告訴他,最好現在買房,明年初買價格可能要漲10%。“雖然國家一直在強調調控不動搖,但現在的市場趨勢讓我看不懂,不知道未來房價是不是真會大漲。”
不少老師表示,當前市場回暖主要是消費者預期扭轉所致,要防止市場出現恐慌,必須扭轉公眾對房價發展的恐慌預期。老師建議,由于各地調控政策普遍將于年底到期,從目前到明年三月份實際處于政策“空檔期”,建議中央有關部門盡快出臺更細致的說明,引導市場形成對明年樓市趨勢的理性判斷。
最新資訊
- “AI+工程監管創新技術論壇”在滬成功舉辦2025-10-09
- “工程監理與咨詢數智化經驗交流”平行分論壇召開2025-09-25
- 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實踐 | 發揮工程監理作用 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2025-09-18
- 搭建交流平臺 共享轉型經驗——浙津兩地監理行業座談交流會在杭召開2025-09-01
- “十五五”工程監理行業發展規劃編制調研座談會在合肥召開2025-08-27
- 廣東省財政廳發文: 持有監理工程師證書可申請進入專家庫2025-07-09
- 水利部發文:水利監理工程師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單位執業、不得出租出借注冊證書!2025-07-09
- 北京人社局發布關于開展2025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監理工程師可申報2025-07-09
- 河南人社廳:認定工程監理專業副高級職稱,符合條件可以轉評同級別不同專業職稱2025-07-01
- 湖北2025綜合評標(評審)專家庫襄陽區域庫評標專家征集,監理工程師可申報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