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監理工程師考試《理論與法規》第九章考點: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相關推薦:2019監理工程師考試《理論與法規》第九章考點匯總
第九章 項目管理服務
第一節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本節主要考點:
|
重要考點 |
一般考點 |
2015年起不作考試要求的考點 |
|
第九章 項目管理服務(次要)(2015年起部分內容不作考試要求) |
第一節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2014年版教材修改)(2015年起部分內容不作考試要求)(重要) |
(1)初始清單法(P180~181);(2)風險調查法(P181~182);(3)風險識別的成果(P182);(4)風險分析與評價的方法(P183);(5)風險回避(P185);(6)損失控制的有關概念(P185);(7)損失控制計劃系統(P185); |
(1)建設工程風險的分類(P179);(2)風險管理過程(P179~180);(3)風險識別的方法(P180~181);(4)流程圖法(P180); |
(1)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五個基本過程組(P177~178);(2)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九大知識領域(P178)。 |
|
|
|
|
|
●歷年沒有出過考題或出題很少的內容:老師調查法;財務報表法。
第一個考點: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五個基本過程組(P177~178)
附注:本考點2015年起不作考試要求。
1.啟動過程組
啟動過程組是指獲得授權,定義一個新項目或現有項目的一個新階段,正式開始該項目或階段的一組過程。
2.計劃過程組
計劃過程組是指明確項目范圍,優化目標,為實現目標而制定行動方案的一組過程。
3.執行過程組
執行過程組是指完成項目計劃中確定的工作以實現項目目標的一組過程。
4.監控過程組
監控過程組是指跟蹤、檢查和調整項目進展和績效,識別必要的計劃變更并啟動相應變更的一組過程。
5.收尾過程組
收尾過程組是指為完結所有項目管理過程組的所有活動,以正式結束項目或階段而實施的一組過程。
第二個考點: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九大知識領域(P178)
附注:本考點2015年起不作考試要求。
1.項目集成管理
2.項目范圍管理
3.項目時間管理
4.項目費用管理
5.項目質量管理
6.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7.項目溝通管理
8.項目風險管理
9.項目采購管理
第三個考點:建設工程風險的分類(P179)
1.按照風險來源進行劃分
自然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法律風險;政治風險。
2.按照風險涉及的當事人劃分
建設單位的風險;設計單位的風險;施工單位的風險;工程監理單位的風險等。
3.按風險可否管理劃分
可管理風險;不可管理風險。
4.按風險影響范圍劃分
局部風險;總體風險。
第四個考點:風險管理過程(P179~180)
1.風險識別
(1)概念: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首要步驟,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系統而全面地識別影響建設工程目標實現的風險事件并加以適當歸類的過程。
(2)必要時,還需對風險事件的后果進行定性估計。
2.風險分析與評價
(1)風險分析與評價是將建設工程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后果進行定量化的過程。
(2)風險分析與評價的結果主要在于確定各種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對建設工程目標影響的嚴重程度,如建設投資增加的數額、工期延誤的天數等。
3.風險對策的決策
(1)形成最佳的風險對策組合。
(2)風險應對策略: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風險自留。
4.風險對策的實施
(1)對風險對策所作出的決策還需要進一步落實到具體的計劃和措施。
(2)例如,在決定進行風險控制時,要制定預防計劃、災難計劃、應急計劃等。
5.風險對策實施的監控
第五個考點:風險識別的方法(P180~181)
1.老師調查法
2.財務報表法
3.流程圖法
4.初始清單法
5.經驗數據法
6.風險調查法
第六個考點:流程圖法(P180)
1.概念:流程圖是按建設工程實施全過程內在邏輯關系制成流程圖,針對流程圖中的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進行調查和分析,找出風險存在的原因,從中發現潛在的風險威脅,分析風險發生后可能造成的損失和對建設工程全過程造成的影響。
2.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可以明確地發現建設工程所面臨的風險。
3.流程圖分析僅著重于流程本身,而無法顯示發生問題的損失值或損失發生的概率。
第七個考點:初始清單法(P180~181)
1.對每一個建設工程風險的識別都從頭做起,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缺陷:
(1)耗費時間和精力多,風險識別工作的效率低;(2)由于風險識別的主觀性,可能導致風險識別的隨意性,其結果缺乏規范性;(3)風險識別成果資料不便積累,對今后的風險識別工作缺乏指導作用。
2.建立的途徑
(1)參照保險公司或風險管理機構公布的潛在損失一覽表,再結合某建設工程所面臨的潛在損失,對一覽表中的損失予以具體化,從而建立特定工程的風險一覽表;
(2)通過適當的風險分解方式來識別風險。
3.建設工程風險初始清單
相關推薦:2019監理工程師考試《理論與法規》第九章考點匯總
第八個考點:風險調查法(P181~182)
1.風險調查時,一方面對通過其他方法已識別出的風險(如初始清單所列出的風險)進行鑒別和確認;另一方面,通過風險調查有可能發現此前尚未識別出的重要風險。
2.通常,風險調查可以從組織、技術、自然及環境、經濟、合同等方面分析擬建工程的特點以及相應的潛在風險。
第九個考點:風險識別的成果(P182)
1.風險識別成果是進行風險分析與評價的重要基礎。
2.風險識別的最主要成果是風險清單。
3.風險清單最簡單的作用是描述存在的風險并記錄可能減輕風險的行為。
第十個考點:風險分析與評價的任務(P182)
1.確定單一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
2.分析單一風險因素的影響范圍大小;
3.分析各個風險因素的發生時間;
4.分析各個風險因素的結果,探討這些風險因素對建設工程目標的影響程度;
5.在單一風險因素量化分析的基礎上,考慮多種風險因素對建設工程目標的綜合影響、評估風險的程度并提出可能的措施作為管理決策的依據。
第十一個考點:風險度量(P182~183)
1.概率等級劃分:可劃分為3~5個等級
2.概率分布:最為常用的是均布分布、三角形分布及正態分布
3.風險度量方法
(1)用下列函數表示
上式中: R—某一風險事件發生后對建設工程目標的影響程度
O—該風險事件的所有后果集
P—該風險事件對應于所有風險結果的概率值集
(2)最簡單的一種風險量化方法是:根據風險事件產生的結果與其相應的發生概率,求解建設工程風險損失的期望值和風險損失的方差(或標準差)來具體度量風險的大小。
離散型隨機變量
連續型隨機變量
第十二個考點:風險評定(P183)
1.風險后果的等級劃分:
通常,可按事故發生后果的嚴重程度劃分為3-5個等級。
2.風險重要性評定
將風險事件發生概率(P)的等級和風險后果(O)的等級分別劃分為大(H)、中(M)、小(L)三個區間,即可形成如下圖所示的9個不同區域。進一步可將風險量的大小分為5個等級:
①VL(很小);②L(小);③M(中等);④H(大);⑤VH(很大)。
3.風險可接受性評定
(1)不可接受的風險:H(大);VH(很大),需要給予重點關注
(2)不希望有的風險:M(中等)
(3)可接受的風險:L(小)
(4)可忽略的風險:VL(很小)
第十三個考點:風險分析與評價的方法(P183)
1.往往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二者相互補充。
2.常用的方法有調查打分法、蒙特卡洛模擬法、計劃評審技術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等。
第十四個考點:調查打分法(P183~184)
1.概念
又稱綜合評估法或主觀評分法,是指將識別出的建設工程風險列成風險表,將風險表提交給有關老師,利用老師經驗,對風險因素的等級和重要性進行評價,確定出建設工程主要風險因素。
2.調查打分法是一種最常見、最簡單且易于應用的風險評價方法
3.調查打分法的基本步驟:
針對風險識別的結果,確定每個風險因素的權重,以表示其對建設工程的影響程度。
確定每個風險因素的等級值,等級值按經常、很可能、偶然、極小、不可能分為五個等級。
將每個風險因素的權重與相應的等級值相乘,求出該項風險因素的得分。
將各個風險因素的得分逐項相加得出建設工程風險因素的總分,總分越高,風險越大。
4.優點
●簡單易懂、能節約時間,而且可以比較容易地識別主要風險因素。
相關推薦:2019監理工程師考試《理論與法規》第九章考點匯總
第十五個考點:風險回避(P185)
1.概念
風險回避是指在完成建設工程風險分析與評價后,如果發現風險發生的概率很高,而且可能的損失也很大,又沒有其他有效的對策來降低風險時,應采取放棄項目、放棄原有計劃或改變目標等方法,使其不發生或不再發展,從而避免可能產生的潛在損失。
2.當遇到下列情形時,應考慮風險回避的策略:
風險事件發生概率很大且后果損失也很大的工程項目
發生損失的概率并不大,但當風險事件發生后產生的損失是災難性的、無法彌補的
3.風險回避的缺點:①風險回避是一種消極的對策。②風險回避的不現實性。
第十六個考點:損失控制的有關概念(P185)
1.損失控制是一種主動、積極的風險對策。
2.損失控制可分為預防損失和減少損失兩個方面。
3.預防損失措施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或消除(通常只能做到降低)損失發生的概率,而減少損失措施的作用在于降低損失的嚴重性或遏制損失的進一步發展,使損失最小化。
4.一般來說,損失控制方案都應當是預防損失措施和減少損失措施的有機結合。
5.制定損失控制措施的代價
(1)費用;(2)時間。
第十七個考點:損失控制計劃系統(P185)
1.系統組成:一般由預防計劃、災難計劃、應急計劃三部分組成
2.預防計劃
(1)目的:有針對性地預防損失的發生。
(2)主要作用:降低損失發生的概率,在許多情況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損失的嚴重性
(3)措施:組織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技術措施。
3.災難計劃
(1)概念:一組事先編制好的、目的明確的工作程序和具體措施,為現場人員提供明確的行動指南。
(2)計劃內容應滿足以下4個方面的要求:安全撤離現場人員;援救及處理傷亡人員;控制事故的進一步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資產和環境損害;保證受影響區域的安全盡快恢復正常。
4.應急計劃
(1)概念:應急計劃就是事先準備好若干種替代計劃方案,當遇到某種風險事件時,能夠根據應急預案對建設工程原有計劃范圍和內容作出及時調整,使中斷的建設工程能夠盡快全面恢復,并減少進一步的損失,使其影響程度減至最小。
(2)內容:調整整個建設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調整材料、設備的采購計劃、供應計劃;全面審查可使用的資金情況;準備保險索賠依據;確定保險索賠的額度;起草保險索賠報告;必要時需調整籌資計劃等。
第十八個考點:風險轉移之非保險轉移(P186)
1.風險轉移分為非保險轉移和保險轉移兩種形式。
2.最常見的非保險轉移有以下三種情況
(1)建設單位將合同責任和風險轉移給對方當事人;(2)施工單位進行工程分包;(3)第三方擔保。
3.優點
(1)可以轉移某些不可保的潛在的損失;
(2)被轉移者往往能較好地進行損失控制。
4.缺點
(1)非保險轉移的媒介是合同,這就可能因為雙方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發生分歧而導致轉移失敗;
(2)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因被轉移者無力承擔實際發生的重大損失而導致仍然由轉移者來承擔損失。
5.非保險轉移又稱為合同轉移,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第十九個考點:風險轉移之保險轉移(P186)
1.保險轉移通常直接稱為保險。
2.保險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原因在于其符合風險分擔的基本原則,即保險人較投保人更適宜承擔建設工程有關的風險。
3.需考慮與保險有關的幾個具體問題
(1)保險的安排方式;(2)選擇保險類別和保險人;(3)可能要進行保險合同談判。
4.保險并不能轉移建設工程的所有風險,一方面是因為存在不可保風險,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有些風險不宜保險。
第二十個考點:風險自留(P187)
1.類型
(1)非計劃性風險自留;(2)計劃性風險自留。
1.非計劃性風險自留
主要原因:(1)缺乏風險意識;(2)風險識別失誤;(3)風險分析與評價失誤;(4)風險決策延誤;(5)風險決策實施延誤。
2.計劃性風險自留
(1)風險自留絕不可能單獨運用,而應與其他風險對策結合使用。
(2)在實行風險自留時,應保證重大和較大的建設工程風險已經進行了工程保險或實施了損失控制計劃。
第二十一個考點:風險監控(P187)
一、風險監控的主要內容
1.評估風險控制措施產生的效果;
2.及時發現和度量新的風險因素;
3.跟蹤、評估風險的變化程度;
4.監控潛在風險的發展、監測工程風險發生的征兆;
5.提供啟動風險應急計劃的時機和依據。
二、風險跟蹤檢查與報告
1.風險跟蹤檢查
跟蹤風險控制措施的效果是風險監控的主要內容。
2.風險的重新估計
發現新的風險因素,就要對其進行重新估計。
在工程進展的關鍵時段對風險進行重新估計。
3.風險跟蹤報告
風險跟蹤的結果需要及時地進行報告,報告通常供高層次的決策者使用。
最新資訊
- 高效備考!2026年監理考點精講試聽課正式上線,專治“零基礎沒方向”“老考生卡瓶頸”!2025-09-17
- 免費下載!監理工程師考試各科目易錯知識點2025-09-17
- 2026年監理備考:歷年真題+新生備考大禮包,均可領取!2025-09-17
- 2026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考試知識點:定金2025-09-05
- 2026監理工程師《理論法規》考試知識點:全過程工程咨詢實施策略2025-09-05
- 2026監理工程師《理論法規》考試知識點:工程總承包模式及其特點2025-08-29
- 必看避坑指南!監理工程師《目標控制》易錯點匯總2025-08-29
- 別再丟分!監理工程師《理論和法規》易錯點匯總2025-08-25
- 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易錯知識點大盤點,備考必備!2025-08-25
- 2026監理工程師《理論法規》考試知識點:工程總承包管理組織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