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案例分析》講義(59)


對周邊地面水分配及水環境的影響
路基、涵洞的建設改變了水渠和排洪溝的走向,從而對沿線地區的地面水分配以及能量流動產生影響。而水流產生的能量改變,甚至可能影響到距離道路很遠地方的水域環境。另一辦面,施工過程中污染物的釋放以及水土流失引起的懸浮物增多也會對沿線范圍的水環境以及水生生物產生影響。
周邊取材
道路交通建設需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這些材料中的絕大部分如沙、石、泥土、水泥、木材等只能來自周邊地區,這種取材活動有時甚至達到很高的強度,從而對周邊地區生態系統的地形、土壤、水分和生物產生影響。
粉塵
道路修建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的粉塵,使得周邊大氣質量劣化。當這些塵土附著在植物葉片上后,會對植物的光合、呼吸和蒸騰作用產生影響。
第二十二講
道路建設環評案例分析
道路建設包括公路(道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本節主要介紹公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環評案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公路建設項目
1、公路建設的特點:
公路建設項目為線狀工程,點多面廣,且敏感點分散,因此,必須突出敏感點評價,簡化路段評價。"點"實際上就是敏感路段,而"段"則應理解為較長的路段或"區段"。
2、公路項目的環境要素:
生態環境、水土保持、地表水環境、聲環境、環境空氣、社會經濟、景觀等。公路工程的環境影響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對景觀和視覺、空氣質量、交通運輸方式、噪聲、社會經濟、水質和野生生物的影響。對具體項目評價環境因子的確定必須在工程分析和影響識別的基礎上進行。
3、環境影響評價應注意的問題:
1)選線要求:
公路選線應盡量繞避環境敏感目標,環境敏感目標主要包括環境敏感區和環境敏感點。
環境敏感區指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保護地,以及對建設項目的某類污染因子或者生態影響因子特別敏感的區域,主要包括:
(a) 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b) 基本農田保護區、基本草原、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要濕地、天然林、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區、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及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 通道、天然漁場、資源性缺水地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封閉及半封閉海域、富營養化水域;
(c) 以居住、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辦公等為主要功能的區域,文物保護單位,具有特殊歷史、文化、科學、民族意義的保護地。
環境敏感點指對道路施工或交通建設導致的環境因素變化比較敏感,容易引起功能、質量變化的保護目標。如各種自然和人文遺址、珍稀動物活動或繁殖中心、珍稀植物(古樹名木)分布中心等。
2)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按公路沿線所經路域地表水系特征、地形地貌特征、生態特征和工程特征等進行分段評價,并分別確定各段的評價工作等級。應針對各路段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工程施工、運營行為明確重點評價區域和關鍵生態影響因子。
A評價重點
(1)區域土地利用格局和地表土壤使用現狀的改變,
(2)對動、植物種遷移的阻斷影響及其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等。
B應注意問題
(1)基本農田問題
(2)水土保持問題
(3)洪泛區、蓄滯洪區問題
(4)跨河、穿河等工程問題
(5)自然保護區問題
權威老師主講2012年度環評師課程 環評師考試論壇學員交流熱烈討論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