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作物內在品質的環境因素
【導讀】環球網校整理了"影響作物內在品質的環境因素",現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更多模擬試題及輔導資料請關注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祝學習愉快!
1大氣污染:雖然一些植物對大氣污染物有很強的抵抗能力,在一定的限度內可以吸收大量的污染物,但是若污染程度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即超出了植物的生理忍耐程度,能干擾細胞酶的活性,殺死組織,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病變。這些污染物質在作物、蔬菜產品中積累,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大氣污染對植物的危害可分為可見性傷害和不可見性傷害。可見性傷害根據植物受害程度分為急性型、慢性型和混合型三種類型。不可見傷害是由于植物吸收低濃度污染物而使生理、生化方面受到不良影響。雖然葉片表現不會出現明顯的受害癥狀,但會造成植物不同程度的減產,或影響產品的質量。
大氣污染物中對植物影響較大的是 S02 、氟化物、氧化劑和乙烯。氮氧化物也會傷害植物,但毒性較小。氯、氨和氯化氫等雖會對植物產生毒害,但一般是由于事故泄漏引起的,危害范圍也不大。
2水源污染:受污染的水體從各種途徑對作物、蔬菜生長產生影響,主要表現是:對作物、蔬菜生育產生直接影響,使產量降低;水體中的污染物對土壤產生影響,間接影響作物、蔬菜的發育;對蔬菜產品品質產生影響,降低其食用價值,間接影響人畜健康。作物生產基地水源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溶于水的有毒物質,被根系吸收,進入植物體內,導致代謝失調,品質下降;或毒素大量積累,并通過食物鏈轉移進入人畜體內造成危害。另外,醫院排出的污水含有各種沙門桿菌、各種毒素、大腸桿菌、寄生性蛔蟲等致病菌,也會對作物、蔬菜造成污染。
3土壤污染:
土壤對植物必需的重金屬與非必需的重金屬在劑量-反應關系上有著。土壤中出現重金屬或類金屬污染時,常常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重金屬同時存在,元素之間也存在多種形式的聯合作用,對植物產生復雜的共同效應。
編輯推薦:
友情提示:如果《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最新資訊
- 政策解讀丨司法部、生態環境部負責人就《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答記者問2025-11-07
- 國務院令第820號丨《生態環境監測條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2025-11-07
- 人工智能開發環境與環評革新: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技術融合新趨勢2025-04-28
- 人工智能環境監測革新: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核心突破點2025-04-28
- 人工智能與環境工程融合: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變革與備考路徑2025-04-27
- 人工智能與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前瞻與突破策略2025-04-27
- 人工智能生態環境革新: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前瞻與突破指南2025-04-25
- 人工智能與環境危機: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新動向2025-04-25
- 生態環境與人工智能融合: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備考新方向2025-04-24
- 人工智能環境保護新趨勢: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備考全攻略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