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常見的重金屬污染及其防治對策


【導讀】環球網校整理了"土壤常見的重金屬污染及其防治對策",現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更多模擬試題及輔導資料請關注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祝學習愉快!
答:固體廢物污染型土壤是指被丟棄的固體狀物質和泥狀物質對土壤的污染,其污染特征屬點源性質,主要是造成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常見重金屬污染主要有Pb、Hg、Cd、Cr、As等。
防治措施:1、土壤受污染后, 蓄積在土壤中的有害物質能遷移到水、空氣和植物中, 最終進入人體。土壤污染一旦形成, 就會造成長遠的影響, 而且難以消除。因此, 我們應以“預防為主”, 積極做好土壤的保護工作。
2、土壤污染的防護要采取綜合措施, 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源, 同時對已經污染的土壤采取措施, 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控制污染物遷移轉化, 使其不能進入食物鏈。
3、生物防治土壤污染物質可通過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凈化土壤。如羊齒鐵角蕨屬的一種植物, 有較強的吸收土壤重金屬能力, 對土壤中鎘的吸收率可達到10% , 連種多年可使土壤鎘含量降低50%。
4、施加抑制劑輕度污染的土壤, 施加某種抑制劑, 可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 減少作物吸收, 如使用石灰可增加土壤PH, 使銅、鋅、汞、鎘等金屬或氫氧化物沉淀。據實驗, 施用石灰后稻米含鎘量可降低30%。堿性磷酸鹽可與土壤中的鎘形成磷酸鎘沉淀, 對消除鎘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5、增施有機肥有機膠體和粘土礦物膠體, 對土壤中重金屬和農藥有一定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機質, 改良砂性土壤, 能促進土壤對土壤有毒物的吸附作用, 增加土壤容量, 提高土壤的自凈能力。
6、加強水漿管理水稻土壤的氧化還原狀態可影響水稻土中重金屬的遷移轉化。淹水可明顯抑制水稻對鎘、銅、鉛、鋅的吸收, 落干將促進水稻的吸收。
7、客土、深翻被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土壤, 若面積不大, 可用客土換土法, 對換出土壤要妥善處理, 防止次生污染。亦可將污染土壤翻到下層, 深埋程度以不污染作物而定。
8、防治對策:大大減少含 Hg 農藥的生產使用,許多國家已不再生產,并禁止在農業上使用。
編輯推薦:
友情提示:如果《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最新資訊
- 人工智能開發環境與環評革新: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技術融合新趨勢2025-04-28
- 人工智能環境監測革新: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核心突破點2025-04-28
- 人工智能與環境工程融合: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變革與備考路徑2025-04-27
- 人工智能與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前瞻與突破策略2025-04-27
- 人工智能生態環境革新: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前瞻與突破指南2025-04-25
- 人工智能與環境危機: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新動向2025-04-25
- 生態環境與人工智能融合: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備考新方向2025-04-24
- 人工智能環境保護新趨勢: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備考全攻略2025-04-23
- 生態環境人工智能時代: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備考指南2025-04-23
- 人工智能環境下環境影響評價師的職業轉型與挑戰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