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管理思想史考點復習(23)


選擇部分
今天的企業管理已經由經營管理時代進入到了戰略管理時代
20世紀50年代,戰略一詞正式引入商業管理
通用電氣首先編制戰略規劃,索尼“馴馬戰略” 海爾“名牌戰略” “多元化戰略”
最早在商業領域引入戰略一詞的學者是紐曼和摩根斯頓
真正為企業戰略下定義的第一人是錢德勒。
所有戰略的定義都暗含戰略是一種:理性的分析模式
設計學派和計劃學派統稱:戰略規劃學派
權利學派和文化學派是對立的
錢德勒的《戰略與結構》揭開了企業戰略問題研究的序幕,他被公認為研究環境――戰略――結構關系的第一位管理學家,
設計學派的代表安德魯斯
計劃學派一安索夫為代表
戰略規劃理論劃分為兩個時期:前期的戰略規劃學說和后期的環境適應學說。前者主要研究企業在設定目標下,自身條件與環境的匹配;后者則主張由于環境不斷變化,企業應不斷調整戰略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戰略規劃的基本含義:確定目標并根據目標確定行動方式
戰略規劃的核心是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
最早的戰略規劃思想是20世紀初的預算思想,其核心是控制偏差
長期規劃使用的一般方法是差距分析
安德魯斯和克里斯滕森合著了《經營策略:內容和案例》并迅速成為該領域最流行的教科書。
環境適應學說的產生:1973年爆發的全球性石油危機,基本觀點:戰略管理的本質是組織適應,
環境適應學說的思想來源于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
環境適應學說強調戰略是動態的、應變的;強調企業組織結構式開放的、適應性的。
安索夫第一本書《公司戰略》,戰略管理學之父”
錢德勒他在哈佛大學開設了一門非常流行的MBA課程――工商史,并成功的教授了這門課程。多樣化戰略是《戰略與結構》的核心問題。解決傳統組織多樣化問題的方法就是引入錢德勒稱之為“事業部制”的組織結構。他是現代工商史的奠基人
貝恩分析模型、PIMS模型和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
產業組織理論研究始于1938年美國哈佛大學梅森產業組織研究小組的創立。貝恩在其《產業組織》一書中提出了結構――績效模型。
謝勒《產業市場結構與績效》正式確立了產業組織理論的經典分析框架:結構――行為――業績。
邁克爾.波特,他于1980、1985、1990分別出版了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國家競爭優勢三本著作。
“產業結構”被波特定義為:一個行業的經濟和技術基本特性。
資源可是是有形的,如資金、廠方、設備等,也可以是無形的,如人力資本、專利、品牌等;能力則重視無形的。資源是可以交換的,能力是不可以交換的
完善協調需要重復與強化,這就是組織路徑。溫特與尼爾森提出的組織路徑就是一種能力。組織路徑其實是強調積累與學習。
沃那菲爾特的《企業的資源、能力基礎理論》
1984年他在《戰略管理雜志》上發表此觀點,它宣告了資源基礎理論時代的到來,資源、能力基礎理論這個概念隨之誕生。他提出從企業內部來尋找企業差異的原因這一角度導致了戰略管理界革命性的變化。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