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管理學原理復習總結(39)


第二節 傳統的非預算控制
深入現場 一種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基本作用在于獲得第一手資料,這有助于管理者保持和不斷更新自己對組織的感覺,發現人才并激勵下屬,創造良好組織氣氛。當然,管理者深入現場也可能使下屬認為這是對他們工作的干涉和不信任。398-399
報告 控制報告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如有必要,即可用作糾正措施的依據的信息。對控制報告的基本要求是:適時、突出重點、指出例外情況、簡明扼要。399-401
比率分析 企業經營活動分析中常用的比率分為兩大類:
⑴財務比率,主要說明企業的財務情況。包括:
①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說明一定時期企業投入資本的獲利水平,是直接衡量企業經營成果的尺度。資本金利潤率高于銀行存款利率或債券利率,企業才能繼續經營下去;
②銷售利潤率(銷售收入利潤率=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營業收入利潤率(=[利潤+銷售稅金]/營業收入);
③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產品銷售成本或營業成本)。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屬于收益性指標,不受生產規模大小的影響,可以比較企業不同時期的經濟效益;
以上三項指標屬于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標。
④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負債比例越地表明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
⑤流動比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流動資產大于流動負債,說明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強。403經驗表明,2:1左右的流動比率對于大多數企業是比較合適的;
⑥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等流動性較差的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是一個比流動比率更為敏感的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反映流動資產可立即用于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速動比率又稱“酸性試驗率”。404在美國,這個比率一般認為在100%為好,低于0.6說明某些事情或某些地方可能很糟糕,而低于0.4則接近破產邊緣。以上三種比率是用于評價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
⑦應收賬款周轉率;
⑧存貨周轉率。406以上兩個指標用于分析企業營運能力。
⑵經營比率。包括市場占有率、相對市場占有率、投入-產出比率。
盈虧平衡分析(量本利分析) 一種根據銷售量、成本和利潤三者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對企業的盈虧平衡點和盈利狀況的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408。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思修》簡答題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26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考前沖刺資料包+歷年真題整理(9月26日更新)2025-09-26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