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急救護理學》重點名詞解釋(46)


四、急性肝衰竭
(一)概述急性肝衰竭:是指原無慢性肝臟疾病者發生大量肝細胞壞死,導致肝功能迅速惡化的臨床癥候群。以黃疽迅速出現并進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和肝性腦病為主要臨床特征。
(二)臨床表現1?癥狀和體征:表現為全身疲乏無力、惡心嘔吐、困倦和明顯腹脹等。呼出氣體有肝臭味,黃疽迅速出現并進行性加重,肝臟濁音界進行性縮小,出現腹部移動性濁音和腸鳴音減弱。2?并發癥表現:(1)肝性腦病:肝性腦病是急性肝衰竭最重要的表現和主要的診斷依據。
分四期:
1期(前驅期):出現頭痛、頭昏、輕度情緒和行為改變、欣快多語、注意力和計算能力下降,輕度協調能力障礙。
2期(昏迷前期):睡眠障礙、行為異常、間歇性定向力障甲、撲翼樣震顫、共濟失調和構音。
3期(嗜睡期):嗜睡、嚴重精神混亂、語無倫次、健反射亢進、肌肉強直,腦電圖異常。
4期(昏迷期):意識完全喪失,對疼痛刺激無反應,呈去大腦強直姿勢。
3、4期急性肝性腦病可發生腦水腫,表現為手臂和下肢內旋伸展、雙眼運動不協調和瞳孔反射消失。
(2)出血:由于嚴重凝血機制障礙,常見皮膚、牙跟。口腔黏膜和鼻黏膜出血,約70%病人 出現胃腸道出血。
(3)腎功能障礙: 43%一55%多為功能性腎衰竭?表現為少尿、無尿、血尿素氮和肌酥升高、 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癥等。
(4)呼吸和循環功能不全:約40%的急性肝衰竭病人出現呼吸窘迫、低氧血癥、低碳酸血 癥和肺水腫。90炳以上病人發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5)代謝紊亂:嚴重低血糖可加重腦損害。初期,常發生呼吸性堿中毒,大量肝細胞壞死和 低血壓發生代謝性酸中毒。晚期,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2?護理
(1)體位,半臥位,頭部抬高20。~30。有利于增加顱內靜脈回流。
(2)加強飲食管理:昏迷病人需經鼻胃管喂飼。給予低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3)保持氣道通暢:鼓勵病人咳嗽、深呼吸和變換體位。
(4)預防感染:將病人置于清潔、空氣流通的病室,減少探視,做好消毒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5)心理護理:關心、安慰和鼓勵病人,減輕焦慮,增強其自信心。
(6)對病人及其親屬迸行指導教育。
(7)預后急性肝衰竭內科治療的存活率為10%~20%肝移植治療的存活率約70%。肝功能損壞程度、存留肝組織再生能力和肝外并發癥嚴重程度是決定預后的主要因素。
五、顱內壓增高綜合征
(一)概述 又稱顱內壓增高綜合征。典型者表現: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視乳頭水腫、意識障礙、血壓升高、脈搏緩慢和呼吸變慢,嚴重者發生腦疵,可導致死亡。
1?概念
(1)顱內壓:顱內壓是顱內容物對顱腔產生的壓力。由于顱骨限制了顱內總容量,腦組織又相對固定,顱內容量增加時,腦脊液和血液是主要緩沖成分。
(2)顱內壓增高:顱內容量增加超過腦脊液和血液容量代償能力即發生顱內壓增高。
2?顱內壓調節 腦組織耐受顱內容量增加而不發生顱內壓升高稱為順應性。有幾種機制參與顱內壓調節和腦順應性維持。
(1)腦脊液生成與回吸收。
(2)腦血流自動調節:腦血流調節受下列因素影響: 0血流動力學因素。0代謝因素。
(3)顱內容量一壓力曲線:顱內容量一壓力曲線,描述顱內容量和壓力的變化關系。
(二)病因和發病機制
1?顱內容物增加 顱內容物增加是引起顱內壓增高最常見的原因。顱內壓迅速增加時,所有代償機制均不能阻礙腦疵形成,終致延髓血供中斷,威脅生命。
(1)腦組織體積增加。
(2)各種顱內占位性病變。
(3)腦脊液增多:0腦脊液生成增加; 0腦脊液回流受阻或循環障礙。
(4)腦血流增多。
2?顱腔狹小:先天性顱骨畸形,創傷所致顱骨嚴重凹陷性骨折,顱內壓升高可引起腦缺血。
(三)臨床表現:
1?癥狀:表現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復視、記憶力及理解力減退或喪失。
2?體征:血壓升高、脈壓差增大、心率和呼吸減慢或不規則,此稱為Cushing反應,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靜脈迂曲變粗,慢性顱內壓增高者可發生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血管變細和視神經盤蒼白。進行性顱內壓增高時可出現動眼神經麻痹、偏癱和意識障礙,晚期可發生腦疵。
(四)治療目的:
(1)維持顱內壓在正常范圍。
(2)維持腦灌注壓在平均動脈壓以上。
(3)避免任何誘發顱內壓增高的因素。
1?降低顱內壓;常用方法有:過度通氣、滲透性利尿、鎮靜、應用糖皮質激素、腦脊液引流和手術減壓等。
2?護理:
(1)保持理想體位:取半臥位或臥位,避免頸部彎曲和頭扭轉。
(2)維持氣道通暢和氧供:顱內壓增高病人常有意識障礙和呼吸改變,應注意開放氣道和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減少肺部并發癥。
(3)限制液體攝人:可減少細胞外液,預防腦水腫。對急性或嚴重顱內壓增高者通常限制液體人量(每天1200~15OOml)。
(4)維持血漿滲透壓和適當血糖濃度:血漿滲透壓改變可引起腦血流減少及腦功能障礙。
(5)控制體溫發熱:可采用物理或藥物方法控制體溫,腦創傷合并顱內壓增高時,宜控制直腸溫度在32。C。
(6)預防感染和應激性潰瘍出血: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感染。為減少感染,在導管插人、更換敷料和引流瓶時應嚴格無菌操作。每天留取脊液標本進行常規或細菌學檢查,發現感染時選用有效抗菌藥。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