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政治學概論筆記(20)


第九章 政黨和政黨制度
第一節 政黨的理論
政黨詞源于拉丁語“Pars”,轉意為政治組織。
政黨是在階級基礎上組成的。政黨是政治社會政治斗爭的集中代表。黨是階級的先進覺悟階層,是階級的先鋒隊。
政黨是階級組織,它是代表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要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積極的分子所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張(理論和綱領),采取共同的行動,為奪取和鞏固政權而聯合起來的有組織、有紀律的政治組織。
政黨的特征
(一)政黨是特殊的政治歷史現象。
(二)政黨由階級、階層、集團中的一部分人所組成。
(三)政黨是有組織、有紀律的組織。
(四)政黨具有自己的政治綱領。
(五)政黨與國家政權密不可分。
政黨是特殊的政治歷史現象
現代意義的政黨根源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是階級斗爭發展到資本主義階級的產物。
政黨政治與議會民主制選舉制共同構成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三大支柱。
資本主義國家是政黨產生的歷史前提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必然產物。
政黨要發揮階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作用,就必須建立自己的組織,通過組織系統將本階級的力量集中起來,共同行動,以實現階級的奮斗目標。
政黨的政治綱領既是判斷一個政黨的階級屬性和本質的最重要的依據。
政黨的分類
以政黨的階級屬性和階級基礎為標準(無產階級政黨和資產階級政黨)
以政黨是否掌握國家政權為標準(執政黨、在野黨、反對黨和參政黨)
以政黨是否合法為標準(合法政黨和非法政黨)
以政黨的活動范圍為標準(國內政黨和跨國政黨聯盟)
政黨的功能
著重研究政黨同本階級群眾的關系和代表本階級利益所從事的主要活動。
(一)爭取群眾和教育群眾。(二)集中階級意志。(三)掌握政權,行使國家權力。
第二節 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
政黨產生的直接原因則是自由競爭使資產階級內部分化為不同的利益集團,而民主制度則要求它們和平地爭奪政權。
資產階級政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標榜“超階級性”。第二,圍繞議會和選舉開展活動。第三,組織特征上的兩極分化。
第四,黨內派系斗爭的合法化。第五,資產階級政黨的“合法反對”和“公平競爭”。
資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維護和鞏固資產階級統治,維護現有的政治秩序。
此外,資產階級政黨具體的地位和作用還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政黨政治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標志。
(二)政黨制度在資產階級民主中的協調作用。
(三)政黨政治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調 整機制。
按照政黨數目、政黨關系、政黨執政方式等方面,可以將資本主義的政黨制度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 兩黨制:兩個勢均力敵的政黨通過競選取得議會多數席位,或者贏得總統選舉的勝利而輪流執掌的政黨制度。
第一種模式:以英國為代表的議會內閣制下的兩黨制。特點:
1.兩黨的活動圍繞議會選舉展開。2.兩黨采取集中制。
第二種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總統制下的兩黨制。特點:
1.兩黨制主要表現在總統競選上。2.美國的兩黨組織結構松散,沒有嚴格的投票紀律。
以上兩種模式的共同點:
1.勢均力敵長期據本國政壇。2.處于競爭和對立狀態。3.以多數代表制為基礎。
當代兩黨制的新變化:
1.政黨的階級基礎趨向一致。2.兩黨政策與立法的趨同。
(二)多黨制: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中,多黨并立,各政黨都可以依法或聯合其他政黨競選和執政的政黨制度。(典型國家有法國、意大利和德國)
多黨制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兩極多元格局的多黨制。特點:
1.政黨數量多;2.往往分化成左右兩大陣營;3.政權更替往往取決于第三黨的結盟政策。
第二,多元并存的多黨制。特點:(印度、新加坡、墨西哥和日本)
沒有一個政黨能獲得多數席位。上海自考只能由幾個政黨聯合組成,反對派也組成聯合陣線與其抗衡。
第三,一黨獨大的多黨制。特點:
存在著多個政黨,但其中一個政黨在該國處于明顯的優勢地位并單獨執政,其他政黨則處于在野黨地位。
(三)一黨制: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只有一個政黨掌握政權,而在法律上不允許其他政黨存在或不允許其他政黨與之爭奪政權的一種政治制度。(法西斯國家和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
第一,法西斯國家的一黨制。特點:
1.法律只承認一黨的合法存在。2.一黨制建立在黨魁個人獨裁基礎上。3.國家的統治以恐怖和暴力來維持。4.實行黨政合一的政權形式。
壓力集團是資本主義國家特有的政治術語,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性利益團體,即政治團體。
指在現代政治生活中那些不同于政黨和國家政權機關,有組織地參與、影響政治決策形成過程的利益群體。(為某種共同的舉和利益而組織起來的是利益集團)
壓力集團和政黨相比也有明顯的區別。
第一, 政黨具有政治綱領,壓力集團沒有比較系統的政治綱領。
第二, 政黨有自己的候選人,壓力集團并不提出自己的候選人。
第三, 政黨代表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壓力集團只代表某一集團的局部利益。
第四, 政黨是間接地、隱蔽地實現資產階級的利益,壓力集團則明確、直接地采取各種手段。
壓力集團的產生和發展,既是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資產階級內部以及各階級和各種勢力集團矛盾尖銳化在政治上的必然反映。
壓力集團參與和影響政治過程的主要方式是:
1.參與選舉,影響競選。(實際上提供作為競選前提和后盾的大量資金)
(一)通過提供或撤消支持等手段對政黨的政綱施加影響(二)大力支持他們所擁護的候選人(三)在壓力集團的影響下,競選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2.包圍議會,影響政治決策過程。(通過院外活動來施加影響)
3.影響上海自考決策。
4.對司法機關施加影響。(通過影響訴訟活動以達到目的)
(一)通過活動基層來施加壓力(二)威脅利誘和收買賄賂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