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理論與實務筆記第十二章:第一節


第十二章 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
第一節 貨幣需求
一、 貨幣需求的含義與分析角度
(一) 貨幣需求的含義
貨幣需求:在一定資源制約條件下,微觀經濟主體和宏觀經濟運行對執行交易媒介和資產職能的貨幣產生的總需求。
注意:1、貨幣需求是一種能力與愿望的統一體。
2.現實中的貨幣需求不僅僅是指對現金的需求,也包括了對存款貨幣的需求。
★形成貨幣需求的基本條件:必須有能力獲得或持有貨幣;必須愿意以貨幣形式保有資產。
(二) 貨幣需求分析的宏觀與微觀視角
★對貨幣需求進行研究時,需要將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的原因:
1、 宏觀與微觀的貨幣需求分析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系;
2、 貨幣需求既屬于宏觀領域,又涉及到微觀范疇,單獨從宏觀或微觀角度分析都有所缺憾。
(三) 名義貨幣需求與實際貨幣需求
名義貨幣需求:個人、家庭、企業等經濟主體或整個社會在一定時點所實際持有的貨幣數量。
實際貨幣需求:名義貨幣需求在扣除了物價變動因素之后的貨幣余額。
對貨幣需求者來說,重要的是貨幣實際具有購買力的高低而非貨幣數量的多少;對全社會來說,重要的是尋求最適當的貨幣需求量
二、 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
(一) 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
M貨幣必要量;Q待售商品數量;P商品價格;V貨幣流通速度
商品流通決定貨幣流通:在一定時期內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必要量主要取決于商品價格總額和貨幣流通速度。
(二) 古典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兩個著名的方程式
1、 交易方程式(費雪方程式)――宏觀角度
MV=PT 流通中的通貨存量(M)乘以貨幣流通速度(V)等于物價水平(P)乘以交易總量(T)
2、 劍橋方程式――微觀角度
Y總收入;P價格水平;k以貨幣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義總收入的比率; 名義貨幣需要
3、 兩個方程式的區別
劍橋方程式開創了貨幣需求研究的新視角。
(三)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流動性偏好說
人們偏好貨幣的流動性是出于交易動機(貨幣的交易需求)、預防動機(貨幣的預防需求)和投機動機。
(四) 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
一般消費者對商品進行選擇時,必然要考慮三個因素:效用、收入水平、機會成本。
人們對貨幣需求的影響因素:總財富水平、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持有貨幣給人們帶來的效用。
三、 現階段我國貨幣需求的主要決定與影響因素
(一) 收入;(二)物價水平;(三)其他金融資產收益率(利率)
(四)其他因素
1、信用的發展狀況;2、金融機構技術手段的先進程度和服務質量的優劣;3、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與完善。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迹?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