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管理思想史》考試輔導:第七章


第七章 戰略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戰略和戰略管理的概念
明茲伯格的戰略定義:(簡答)
一、戰略是計劃;
二、戰略是模式;
三、戰略是定位;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四、戰略是觀念;
五、戰略是策略。
企業戰略管理定義為:企業戰略管理是企業為實現戰略目標、制定戰略決策、實施戰略方案、控制戰略績效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名詞解釋)
第二節 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演變
戰略規劃理論以環境為基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簡答)
一、企業戰略的基點是適應環境;
二、企業戰略的目標在于提高市場占有率;
三、企業戰略的實施要求組織結構具有變化性與適應性;
經典戰略管理理論的缺陷之一是忽視了企業競爭環境進行分析和選擇,彌補這一缺陷的是產業組織理論。
以資源、能力為基礎的資源、能力基礎理論假設:企業具有不同資源,形成了獨特的能力,資源不能在企業間自由流動,對屬于某企業特有的資源,其他企業無法得到或復制;企業利用這些資源的獨特方式是企業形成競爭優勢、實現戰略管理的基礎。
第三節 經典戰略管理理論――戰略規劃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最早的戰略規劃思想史20世紀初的預算思想,這種思想的核心是控制偏差。
安德魯斯等人認為戰略管理第一步是戰略制定,第二步是戰略評估選擇。
理查德。路德爾特評估備選戰略的四條原則:一致性、協調性、可行性。
喬治。斯坦納闡述戰略規劃模型,包括六個階段:(簡答)
一、目標確定階段;
二、外部審查階段;
三、內部審查階段;
四、戰略規劃階段;
五、戰略評價階段;
六、戰略運用階段;
環境適應學說的基本觀點是:戰略管理的本質是組織適應。
環境適應學說的思想主要來源于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單項選擇題)
安所夫被譽為“戰略管理學之父”。(單項選擇題)
實時戰略管理是一套實用性的管理程序。它建立在一定條件下的戰略成功范例基礎上,幫助企業的管理者們動蕩的、不可預測的環境中取得成功。這些程序包括:(簡答或多項)
一、戰略劃分;二、實時管理;三、戰略準備分析;四、對總體管理的設計;五、企業定位計劃;六、戰略組織轉變。
戰略規劃的基本假設:(簡答)
一、戰略形成是一個有意識的、深思熟慮的過程;
二、戰略控制的責任人是戰略家,戰略家是企業首席領導人;
三、戰略形成是一個有著很強針對性的理性分析過程;
四、戰略設計的結果是形成一個觀念,而戰略規劃正是觀念具體規劃的過程;
五、戰略應該是明確的,并且保持簡單;
六、戰略貫徹的前提是戰略已經完全制定好。
戰略規劃的核心思想(簡答)
一、戰略基點:企業適應環境;
二、戰略目標:市場擴張;
三、戰略手段:資源配置;
四、戰略保證:組織結構適應戰略。
戰略規劃的歷史貢獻(簡答)
一、戰略規劃理論奠定了戰略管理的理論分析體系,使戰略管理成為一門獨立的管理學分支;
二、戰略規劃理論將管理帶入了戰略管理的階段,并徹底改變了企業經營的基本邏輯;
三、戰略規劃理論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切實有效的應對未來的思考和方法體系。
第四節 產業組織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歷程和基本思想:(簡答)
一、產業集中度對經營績效有明顯影響;
二、市場集中會導致資源配置的無效率;
三、判斷市場是否有效競爭的標準有:(1)市場結構標準,(2)市場行為標準;(3)市場績效標準(多項選擇題)
邁克爾。波特創立了行業結構分析的五力模型,五種力量分別是供應商、購買者、現有競爭對手、替代產品或服務、新加入者。(多項選擇題)
邁克爾。波特在《競爭戰略》一書中還總結了企業的通用競爭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與專業化戰略。(多項選擇題)
第五節 資源、能力基礎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資源、能力基礎理論產程的背景(簡答)
一、歸核化得出現;
二、日本企業實踐的成功;
三、基礎理論的發展和豐富;
四、知識收到高度重視。
界定資源的標準:需求、稀缺與成果的可占有性。
資源、能力基礎輪的假設是:企業具有不同的有形和無形的資源,這些資源可轉變獨特的能力;資源在企業間是不可流動的且難以復制;這些獨特的資源和能力是企業保持持久競爭優勢的源泉。(簡答)
普拉哈拉德與哈默爾將核心競爭力定義為:“組織中的累積性學識,特別是關于怎樣協調各種生產技能和整合各種技術的學識。(名詞解釋)
對資源、能力基礎理論的評價:(簡答或論述)
資源、能力基礎理論的優點是顯然的
首先,它克服了戰略規劃理論,尤其是產業組織理論的理論缺陷,解釋了為什么有些企業在內外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成功,為什么有些企業在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下,仍然取得較高利潤。
其次,它向企業指出一條如何以弱勝強、以小搏大,保持長期競爭優勢的道路、只要企業發現、培養、保持、發展自己的優勢資源、能力、尤其是核心競爭力,企業就一定可以再較長時期內獲得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同肯定,就一定會超過那些自以為是、自高自大的所謂強大公司。
但是資源能力基礎理論是有它的局限性的,
首先人們無法確定企業眾多的資源中,何種資源或哪組資源對企業的成功真正起著決定作用;
其次,可操作性是資源、能力基礎理論的一大難題;
再次。資源、能力基礎理論忽視了對外部環境的分析;
最后,資源能力基礎強調對現有資源的分析,而忽略了如何創造新的資源。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思修》簡答題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26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考前沖刺資料包+歷年真題整理(9月26日更新)2025-09-26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