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考資產評估復習筆記第七章


第七章 長期投資及其他資產評估$lesson$
第一節 長期投資評估及其特點
一、長期投資的概念及其分類
(一)長期投資的概念
1、廣義的長期投資是指企業投入財力(包括本企業和企業以外的投資活動),以期獲得投資報酬的活動和行為。
2、狹義的長期投資是指企業向那些并非直接為本企業使用的項目投入資產,并以利息、使用費、分紅、股息或租金收入等形式獲得收益的行為。
(二)長期投資的分類
1、實物資產的長期投資。2、無形資產的長期投資。3、證券資產的長期投資。
二、長期投資評估的特點
(一)長期投資的特點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長期投資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取投資收益及資本增值。
(二)長期投資評估的特點
1、長期投資評估是對資本的評估。
2、長期投資評估是對被投資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的評估。
三、長期投資評估程序
1、明確長期投資項目的有關詳細內容,如投資種類、原始投資額、評估基準日余額、投資占被投資企業實收資本的比例和所有者權益的比例、相關會計核算方法等。
2、判斷長期投資投出和收回金額計算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判斷被投資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準確性。
3、根據長期投資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4、評定測算長期投資,得出評估結論。
第二節 有價證券投資的評估
一、債券投資的評估
(一)債券及其特點
特點:收益穩定性和投資風險小
(二)上市債券的評估
在正常情況下,上市債券的現行市場價格(評估基準日的收盤價)可以作為它的評估值。
當證券市場投機嚴重、債券價格嚴重扭曲、債券價格與其收益現值嚴重背離時,對上市債券的評估可參照非上市債券的評估方法。
(三)非上市債券的評估
主要采用收益法進行評估。
根據非上市債券還本付息的方法,把債券分類兩類:每年支付利息、到期還本的情況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平時不支付利息的情況。
1、每年(期)支付利息、到期還本的債權評估。采用有限期的收益法。
2、到期后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債權評估。評估時,應將債券到期時一次性支付的本利和折現求得評估值。
(1) 采用單利率計算。F=p0(1+m?r)
(2) 采用負利率計算。F=p0(1+r)m
二、股票投資的評估
(一)股票投資的特點
股票的種類:1、票面價格;2、發行價格;3、賬面價值;4、清算價格;5、內在價格,是一種理論依據。股票內在價格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公司的發展前景、財務狀況、管理水平以及獲利風險等因素。6、市場價格,是指證券市場上買賣股票的價格。
對股票進行評估,與上述前三種股票價格關系不大,只與股票的內在價格、清算價格和市場價格有關。
(二)上市股票的評估
可以按照評估基準日的收盤價確定被評估股票的價值。
上市股票評估值=股票股數×評估基準日該股票收盤價
(三)非上市股票的評估
1、優先股的評估
2、普通股的評估
為了便于普通股的評估,把普通股分為三種類型:固定紅利模型、紅利增長模型和分段式模型。
(1)固定紅利模型。(2)紅利增長模型。
股利增長比率g的測定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歷史數據分析法;第二章是發展趨勢分析法,以企業剩余收益中用于再投資的比率與企業股本利潤率的乘積,確定鼓勵增長率g.
(3)分段式模型。
該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先按照評估目的把股票收益期分為兩段,一段是連續不斷取得股利的持股期,另一段是第一段期末以后的收益期。
第三節 股權投資的評估
一、股權投資的形式
企業以直接投資形式進行股權投資,主要是由于組建聯營企業、合資經營企業或合作經營企業等而進行的投資。
二、股權投資的評估方法
對于股權投資,其評估方法一般都應用收益法。
直接投資由于投資比重不同,可以分為全資投資、控股投資和非控股投資。
對全資企業和控股企業的直接投資,用整體企業評估方式評估確定其凈資產額。
對控股企業,應按投資股權比例計算應分得的凈資產額,即對該企業直接投資的評估值。
如果被投資企業經過評估,凈資產額為零或為復職時,對該企業的直接投資的評估值為零。
對非控股的直接投資,一般應采用收益法進行評估。
對投資份額很小,可根據被評估企業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資產負債表上的凈資產數額,再根據投資方應占的份額確定評估值。
第四節 其他資產的評估
一、其他資產及其確認
(一)其他資產的概念
其他資產是指除流動資產、產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外的資產,如長期待攤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等。
(二)作為資產評估對象的其他資產的界定
其他資產屬預付費用性質。
只有它能為新的產權主體形成某些新的資產和帶來經濟利益的權利的時候,才能成為資產評估的對象。
比如經過大修、裝飾性改良的固定資產,因修理、裝修所增加的價值已經在固定資產中得到體現,那么,這部分預付費用應按零值處理。
二、其他資產的評估方法
主要依據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其他資產未來可產生效益的時間,應作為對其評估的主要依據。
2、其他資產在未來單位時間內(每年、月)可產生的效益或可節約的貨幣支出額。
3、其他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后所能產生的效益,是否需要考慮其貨幣時間價值,主要應根據新的產權主體在未來受益期的長短。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